INC神经外科-国内中文
胶质瘤
预约INC国际专家
寻求第二诊疗意见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为您呈现

世界神经外科一手前沿资讯

脑瘤 > 神外资讯 > 神外前沿 >

其他免疫治疗颅内胶质瘤

栏目:神外前沿|发布时间:2021-11-11 14:47:45|阅读: |
其他免疫治疗颅内胶质瘤,近年来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HA)的抗肿瘤作用得到肿瘤学界的广泛关注及深入研究,绿原酸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也是一种天然的小分子免疫治疗剂,Xu...

  其他免疫治疗颅内胶质瘤,近年来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HA)的抗肿瘤作用得到肿瘤学界的广泛关注及深入研究,绿原酸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也是一种天然的小分子免疫治疗剂,Xue等牵头的绿原酸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脑胶质瘤的Ⅰ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绿原酸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治疗复发进展高级别GBM临床获益率50%以上,部分受试者脑组织中的靶病灶缩小或消失,且发现绿原酸与替莫唑胺有协同效应,可逆转替莫唑胺的耐药性。从而为复发进展GBM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其他免疫治疗颅内胶质瘤

  绿原酸的抗脑胶质瘤分子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以及抑制肿瘤血管再生相关。Xue等研究表明绿原酸可以通过促进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1,STAT1)活化,增加脂多糖/γ-干扰素(lipopoly saccharide/interferon-γ,LPS/IFN-γ)介导的M1型巨噬细胞相关标志物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I(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II,MHCII)和CD11c。通过抑制STAT6活化,减少IL-4介导的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精氨酸酶(arginase,Arg)和CD206的表达,从而抑制胶质瘤细胞的生长。

  Sitarek等将胶质瘤细胞经绿原酸处理后,流式细胞分析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检测发现绿原酸可使p53表达增加,上调B细胞淋巴瘤-2相关X的蛋白质/B细胞淋巴瘤-2(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cell lymphoma-2,Bax/Bcl-2)比例,从而介导胶质瘤细胞的凋亡。Belkaid等发现绿原酸可抑制葡萄糖-6-磷酸转运蛋白(glucose-6-phosphate transporter,G6PT)活性,抑制细胞在脑组织的糖酵解途径,使细胞内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水平降低,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分泌,通过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葡萄糖-6-磷酸转运蛋白(membrane type-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G6PT,MT1-MMP/G6PT)信号轴抑制1-磷脂-神经鞘氨醇(1-phospholipid-sphingosine,S-1-P)介导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途径磷酸化,从而抑制胶质瘤的侵袭和转移。

  Park等研究表明绿原酸可以通过下调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激酶B(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protein kinase B,HIF-1α/AKT)途径抑制乏氧诱导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增生。关于绿原酸抗脑胶质瘤的具体作用机制、联合用药方式及剂量、受益患者群体特征及分子标志物等方面尚未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目前关于绿原酸治疗复发进展GBM的II期临床研究已启动。溶瘤病毒治疗脑胶质瘤近年来也取得显著进展。溶瘤病毒是一类具有复制能力的肿瘤杀伤性病毒,不仅在肿瘤细胞内无限增生导致其死亡,还可直接或间接激活抗肿瘤免疫系统,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目前已有多种具有嗜肿瘤病毒被改造成溶瘤病毒,包括新城疫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呼肠孤病毒、溶瘤腺病毒等。

  Ezzeddine等最早报道采用转基因单纯疱疹病毒治疗恶性胶质瘤。vandenBossche等将人单核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与溶瘤腺病毒Delta24-RGD感染的原代神经胶质瘤干细胞共培养,并分析其免疫表型,细胞因子表达和分泌谱。分析来自18个Delta24-RGD治疗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因子水平,并测定这些脑脊液样品对体外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该研究证实在人类GBM中局部Delta24-RGD治疗不仅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诱导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效应,而且可以促使肿瘤局部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由M2表型向M1表型转变,从而达到抑制胶质瘤生长的目的。

  Desjardins等开展脊髓灰质炎病毒PVSRIPO治疗复发GBM的Ⅰ期临床研究,共入组61例患者,采用瘤腔内注射的剂量爬坡试验,结果显示未发现病毒相关脑病及病毒脱落,患者在24个月及36个月的总生存率均为21%,有2例患者在输注69个月后仍然存活。尽管其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仍有待提高和改善,但溶瘤病毒在GBM的治疗中已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且有研究显示,溶瘤病毒联合放射治疗可明显增强对胶质瘤的治疗效果,而其他治疗如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等是否可联合溶瘤病毒治疗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探索。

提示: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做为诊断依据,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最终以医生诊断为准,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 文章标题:其他免疫治疗颅内胶质瘤
  • 更新时间:2021-11-11 14:47:10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国内脑瘤患者治疗新选择,足不出户听取世界神经外科大咖前沿诊疗意见不是梦。关注“INC国际神经科学”微信公众号查看脑瘤治疗前沿资讯,健康咨询热线400-029-0925,点击立即预约在线咨询直接预约INC国际教授远程咨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