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鞘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但却令人关注的神经系统肿瘤,通常发生于神经鞘细胞,这些细胞负责包裹和保护神经。对于许多人来说,听到“肿瘤”可能会感到恐惧和不安,但其实大多数神经鞘瘤都是良性的,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症状并需要治疗。
什么是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尤其是良性的神经鞘瘤是来源于神经鞘的肿瘤,主要由施旺细胞(Schwann cells)构成。这些细胞负责围绕周围神经形成绝缘层,而神经鞘瘤可能会出现在任何被这些细胞包绕的神经周围。虽然绝大多数的神经鞘瘤是良性的,但它们有时会导致显著的症状,这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鞘瘤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有研究表明,与一些遗传疾病有关,如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导致患者体内产生多个神经鞘瘤和其他类型的肿瘤。如果患者或其家族曾被诊断为此病,需作定期监测。
右侧cpa占位神经鞘瘤
右侧CPA占位神经鞘瘤是一种起源于桥小脑角区神经鞘细胞的良性肿瘤,最常见的是听神经鞘瘤(前庭神经鞘瘤),占CPA区肿瘤的70%-80%。该肿瘤通常由前庭神经的施万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生长缓慢,但长期压迫可导致严重神经功能障碍。主要症状包括单侧听力下降、耳鸣、眩晕(前庭神经受累),随着肿瘤增大可出现三叉神经痛、面瘫(面神经受压)、共济失调(小脑受压)甚至脑积水(第四脑室梗阻)。诊断主要依靠MRI检查,典型表现为内听道扩大、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强化肿块。治疗需根据肿瘤大小、生长速度和患者情况选择方案:小型无症状肿瘤可观察随访;中等大小肿瘤可选择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如伽马刀);直径>3cm或引起明显压迫症状者需手术切除,常用乙状窦后入路或经迷路入路。手术关键在于尽可能全切肿瘤的同时保护面神经功能,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显著提高神经保留率。总体预后良好,但大型肿瘤术后可能出现脑脊液漏、听力丧失等并发症,需长期随访。
神经鞘瘤的类型
1. 施旺细胞瘤(Schwannoma)
施旺细胞瘤是神经鞘瘤中最常见的类型,通常为单发,生长缓慢。虽然大多数施旺细胞瘤是良性的,但它们可能在生长过程中压迫附近的结构,导致神经功能异常或其他症状。
施旺细胞瘤通常发生在头部、颈部及四肢,但在脊髓附近或其他位置也可见到。对这种类型的肿瘤进行治疗时,常常需要手术切除,并且在手术后进行定期追踪观察。
2. 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
神经纤维瘤也是一种神经鞘瘤,通常发生在神经周围,且可以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它们的特征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相比施旺细胞瘤生长更快,更容易复发。
对于有神经纤维瘤病史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更加关注他们的病情,因为这些肿瘤经常与其他健康问题相关。治疗手段通常也包括手术切除,但在某些情况下,观察可能是合适的选择。
神经鞘瘤的症状
虽然神经鞘瘤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但它们可能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症状,具体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1. 局部症状
如果肿瘤生长在靠近重要神经的区域,患者可能会体验到疼痛、麻木、刺痛感或无力。这些症状可能会在身体的任一部位发生,且常常伴随影像学检查结果一起出现,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性质。
2. 影响神经功能
在某些情况下,压迫周围神经的肿瘤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的明显下降。例如,面部的施旺细胞瘤可能会影响面部肌肉的运动,影响患者的表情与饮食。
3. 其他全身性症状
虽然不太普遍,但某些神经鞘瘤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引起整体性症状,如体重下降、疲劳或发热等。如果您在常规体检时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尽快咨询医生。
神经鞘瘤的诊断
对于神经鞘瘤的诊断,通常需要多种方法的结合,包括影像学检查和组织活检。
1. 影像学检查
首先,医生会建议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这些影像学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看到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此外,超声波检查也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尤其是在评估体表肿块时。这些检查能为医生提供初步判断的重要信息,并为决定是否进行活检提供依据。
2. 组织活检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组织活检,以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这是确诊神经鞘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类型及其性质。
神经鞘瘤的治疗
神经鞘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其类型、大小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观察等待
如果神经鞘瘤为小型且无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观察等待,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监测肿瘤是否变化。这是由于大多数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且不一定需要立即治疗。
2. 手术治疗
对于较大或引起症状的肿瘤,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手术能够显著缓解因肿瘤对神经压迫所带来的痛苦,医生会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在切除肿瘤的过程中尽量保护周围神经。
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恢复,其恢复时间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些患者可能还需要物理治疗或复健,以帮助恢复正常的功能。
3. 辅助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推荐放疗或药物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方法。放疗可以帮助缩小肿瘤以减轻症状,而特定药物则可能在缓解疼痛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常见问题
神经鞘瘤的预后如何?
大多数神经鞘瘤是良性的,能够通过手术完全切除,预后良好。术后恢复情况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大部分患者都能恢复正常生活。
神经鞘瘤会复发吗?
虽然神经鞘瘤在经过手术切除后复发的几率相对较低,但有些类型如神经纤维瘤有可能复发。因此,手术后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和检查。
神经鞘瘤有哪些风险因素?
遗传背景被认为是神经鞘瘤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患者。此外,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辐射等因素也可能增加风险。
我需要怎样的后续治疗?
术后的随访及影像检查非常重要,以监测是否有复发。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根据恢复情况进行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增强恢复效果。
总之,神经鞘瘤虽然听起来令人担忧,但大多数情况都是良性的,并且可通过适当的治疗得到有效的管理。了解上述信息后,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更从容地面对诊断与治疗的过程,同时为自己或亲人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真实案例
+CPA桥小脑角区脑膜瘤能既全切、又保听力、不面瘫吗?疫情下中德手术示范案例
疫情无情医有情,虽然各国都因疫情限制了学术、国际间合作等往来,但在我们神经外科的学术医术领域里确有例外。2021年5月,在上海市疫情防控办、江苏省卫建委、江苏省疫情防控办等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作为江苏省卫生支撑计划的中德国际合作交流项目,INC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委员会主席、德国INI国际神经学研究所的Helmut Bertalanffy(赫尔穆特·巴特朗菲)教授来到中国,开展学术交流,救治患者,并示范疑难手术。
2021年6月21日,在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上海办公室,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对5月国内手术示范的部分患者进行了二次视频回访,上图中的孟女士即是其中之一。从视频回访中可以看出,孟女士术后恢复状态很好,无面瘫,原有听力正常,能与教授正常沟通。教授看过孟女士的术后影像,表示她脑内的脑膜瘤已经得到顺利全切,面神经功能和听力得到保留,她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对于因为右侧听神经瘤,已经没有了右耳听力的孟女士来说,这是二次脑部手术了,所面临的风险更大,手术难度更高,对左侧听神经和面神经的保留有更高的期望。但经INC巴教授手术后,不仅肿瘤得到了全切,且一家人较害怕的面瘫、听力丧失的情况并没有发生,这样可以如常工作生活,也不必为未全切肿瘤担心的容易继续生长,也不需要后续放疗辅助,这个结果对他们来说是皆大欢喜。一家人对INC巴教授感激日常,他们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相信,也是这一次手术后,孟女士对生活以及身边的每个人都分外感恩,每一天的生命她都格外珍惜...【点击了解详情】
INC旗下含有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World Advisory Neurosurgical Group)、国际神经外科专家团(WNEG,World Neurosurgical Expert Group)等多个学术团队。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World Advisory Neurosurgical Group)是INC旗下的一个神经外科教授团。它是由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多位国际神经外科巨擘自发组成的医生集团。成员教授均为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及各国际神经外科学术组织的主席级别成员,国际神经外科各大知名杂志主编,以及神经外科教科书中以其本人名字命名手术方式和解剖结构的教科书级神经外科巨擘。他们在各自领域对国际神经外科做出过巨大贡献,其手术经验和技术能力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 文章标题:右侧cpa占位神经鞘瘤
- 更新时间:2025-04-15 18: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