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恩希)INC国际-国内中文
(爱恩希)INC国际
联系INC
寻求咨询意见
(爱恩希)INC国际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为您呈现

神经外科前沿资讯

INC > 神外资讯 > 神外科普

INC巴教授一图解惑: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案如何量体裁衣

栏目:神外科普|发布时间:2025-07-04 14:58:39|阅读: |颅内动脉瘤个体化治疗方案
诊室里,INC国际脑血管手术大咖 巴特朗菲教授 在纸上快速勾勒出动脉瘤的结构。坐在对面的患者在 「介入栓塞」 和 「开颅夹闭」 的选项前踌躇不前。 但巴教授笔下的图示清晰显示:您的 动脉瘤的颈口比较大,若采用弹簧圈栓塞,圈体极易移位脱落。 如果移位到眼动脉上,您可能就看不见了。并且动...

  诊室里,INC国际脑血管手术大咖巴特朗菲教授在纸上快速勾勒出动脉瘤的结构。坐在对面的患者在「介入栓塞」「开颅夹闭」的选项前踌躇不前。

  但巴教授笔下的图示清晰显示:“您的动脉瘤的颈口比较大,若采用弹簧圈栓塞,圈体极易移位脱落。如果移位到眼动脉上,您可能就看不见了。并且动脉瘤的位置已经对视神经造成压迫,您也已经出现了视野缺损的问题,单纯介入可能无法缓解视神经受压的情况。”

  “您的情况”,巴教授指着图纸解释,“开颅夹闭既能预防破裂,又能解除神经压迫”。患者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

  这不是个例。每天,都有患者在影像报告前陷入沉默:

  • 这颗悄然生长的颅内“不定时炸弹”究竟该不该拆除?
  • 选择介入栓塞、开颅夹闭,还是血管搭桥?

  每一个选项背后,都是对风险与获益的艰难权衡。如何为每一位患者‘量体裁衣’,找到最优解呢?

  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拆弹三法,各显神通

  颅内动脉瘤(IA)在破裂后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占SAH的85%左右,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aSAH在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年发病率约为9.1/10万,一旦发生,危害极高,致残率、致死率(27%-44%)均不可低估。

  大多数患者如常人般生活,直到破裂出血才就医确诊。一旦破裂,后果极其严重:

  • 51%-80%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源于动脉瘤破裂;
  • 约半数患者在破裂后死亡;
  • 幸存者中近半数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虽暂保平安,但就如同脑内埋藏的不定时炸弹。如果动脉瘤较大、位置特殊或者存在较高的破裂风险,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主要有三种手术方式:

  01. 介入栓塞

  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插入导管,将其导向动脉瘤的部位,并将金属线圈(弹簧圈)或其他封闭材料(如支架、流量导向装置)植入动脉瘤内,以阻止血液进入动脉瘤,减少破裂风险。

  优势:创伤小,恢复快,避免开颅。

  局限:费用高、宽颈动脉瘤复发率高。需要术后定期随访,监测栓塞是否完全。

  02. 开颅夹闭

  通过开颅手术,直接在动脉瘤的基底部夹上金属夹,以阻止血流进入动脉瘤。这种方法较为传统,通常适用于某些特殊部位的动脉瘤,但手术风险较大,恢复时间也较长。

  优势: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可同期清除血肿。

  局限:对术者技术要求高。

  03. 血管搭桥

  是用于治疗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一种外科手术,通过使用其他健康的血管(通常是自体的血管,如大隐静脉或胸动脉)绕过狭窄或阻塞的血管,以恢复血液流动。

  优势:不依赖颅外血管、避免附加损伤、血管匹配度高。

  局限:需缝合12-14针显微缝线、阻断时间<30分钟、要求术者具备极其丰富的血管吻合经验。

  量体裁衣 —— 决策的艺术

  上周,一位偶然发现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向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的Helmut Bertalanffy(巴特朗菲)教授进行了面对面的咨询。彼时,该患者已经出现视野缺损的情况,并在此之前他经过多方咨询后认定血管内介入是“最安全”的选择。

  但巴教授仔细阅片后给出了不同意见。他在笔记本上画下动脉瘤结构示意图:瘤颈宽大。这样的解剖特征意味着弹簧圈难以稳定驻留,复发风险显著增加。

瘤颈宽大,弹簧圈难以稳定驻留

瘤颈宽大,弹簧圈难以稳定驻留

  介入栓塞对窄颈动脉瘤效果良好,但这位患者的动脉瘤就像敞口瓶子,塞进去的弹簧圈很容易被血流冲走。患者视野缺损的情况也是由于动脉瘤的位置正压迫视神经,巴教授用笔圈出视神经与动脉瘤的毗邻关系:“开颅手术不仅能夹闭瘤颈,还能解除占位效应,缓解您视野缺损的情况”  。

  选择治疗方案远非简单对比哪种创口最小,而是基于多维度评估,比如解剖因素决定术式选择、患者因素影响风险收益比、医疗资源决定治疗质量,并进行个体化决策。

  巴教授面对每位患者对手术方式的疑虑时,都会手绘示意图来解释,“没有最好的术式,只有最适合的方案。”

  INC国际脑血管专家巴特朗菲教授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与技术委员会前主席巴特朗菲教授,作为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外科研究院血管神经外科主任,擅长大脑半球病变、脑干病变、脑血管疾病、脑内深层区胶质瘤、颅颈交界处的病变等的肿瘤切除术、神经吻合术以及各种椎管内肿瘤等。

巴特朗菲教授

  同时,巴特朗菲教授收到过来自欧洲、中东、北非以及日本、中国、韩国、新西兰、南非和智利的40个国家的学术邀请,应邀出席了400多场世界各地的学术会议或在神经外科大会作为特邀发言人,对世界神经外科学科做出重大贡献,特别是颅底外科和显微外科血管病变的脑和脊髓治疗。

  • 文章标题:INC巴教授一图解惑: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案如何量体裁衣
  • 更新时间:2025-07-04 14:43:02

真实案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