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习强国号以《医疗领域扩大开放再落一子:国际诊疗协作激活"双向赋能"》为题发布了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INC)发展轨迹与我国医疗开放政策深度共振,堪称政策实施的生动实践样本的相关内容。
以下为「学习强国客户端」报道内容:
2025年4月21日,官方正式公布《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其中医疗领域六大突破性政策引发热议,标志着我国医疗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新阶段,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强调,新政旨在“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形成差异化服务供给”,既满足国内居民个性化需求,又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国际经验。
十年开放路:从“机构准入”到“人才流动”的深层变革
中国医疗领域的开放历程,是一部“政策迭代与市场需求共振”的演进史:
2014-2016
政策焦点:外资医院试点
关键突破:允许境外资本在京沪等7省市设立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打破“禁止独资”禁令。
2017-2019
政策焦点:区域扩围与人才松动
关键突破:海南自贸港试点“特许药械先审后用”,港澳台医师执业年限从5年缩至3年。
2020-2023
政策焦点:技术共享与数据互通
关键突破:博鳌乐城建立临床急需药械快速审批通道,京津冀试点医疗数据标准化共享。
2024-2025
政策焦点:全面开放与制度衔接
关键突破:外籍医生可独立开诊所,外资护理学院落地,中国版国际医院评审标准对接国际商保。
这一进程中,“人才跨境流动”始终是核心抓手。从2014年上海自贸区首次引入外籍医师,到2025年试点城市短期执业人数突破1500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高端医疗资源。
INC的实践样本:与政策同频的国际化探索
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INC)作为专注神经外科领域的国际化专业平台,其发展轨迹与我国医疗开放政策深度共振。该机构自2018年成立以来,从搭建跨国医疗资源桥梁,到推动国际学术与临床技术的双向转化,INC的每一步实践都精准契合政策导向,成为《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在医疗领域的鲜活注脚。
在学术交流层面,《工作方案》提出的"加强国际医学人才培养合作"目标已转化为实质性成果。截至目前,INC已成功组织了四届国际规格的神经外科年会,三届八大国际神外杂志主编见面会,超20场旗下国际神外专家的专场学术沙龙,架设技术共享桥梁,助推本土人才培养,印证了政策"技术引进与本土赋能并重"的导向。
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2023年在北京天坛医院揭牌成立INC青年神经外科医生教育基金,专项基金的设立将从资金方面为青年神经外科医生参与海外进修项目提供较大的支持。INC以培养造就一批有望进入国际神经外科前沿的青年医生为目标,鼓励全国各地的青年医生,通过实质性中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奋勇不懈攀登神经外科之高峰。
在临床技术交流领域,2019年,在江苏省卫健委支持下,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邀请知名神经外科专家巴特朗菲教授来华开展示范手术,该项目被列为江苏省卫生支撑计划中德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此后,让许多国内疑难脑瘤患者能够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国际专家的手术治疗,截至目前,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法国神外专家福洛里希教授、德国神外专家巴特朗菲教授已和多家国内三甲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合作机制,累计完成超百场手术交流,为中外神经外科领域“强强联合”共同探索更高质量更深合作、更大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政策驱动行业生态升级
当前,全球神经外科技术迭代加速,我国医疗开放新政为跨国人才流动创造制度空间。作为专注神经外科领域的国际化专业平台, INC表示将以政策为契机,持续发挥桥梁作用,不断完善国际资源对接机制,助力国内外神外专家学术交流,共同提高国际神经外科临床手术及咨询水平,分析人士指出,此类合作模式或将为医疗领域扩大开放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近年来,INC不仅组织国际神经外科大咖来华与中国知名神经外科医生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探讨,还致力于引导、教育、培训世界年轻神经外科医生,同时建立高难度手术中外合作模式,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前沿选择。站在医疗开放新起点,INC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为我国医疗开放事业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助力全球神经外科迈向新的高度。
往期媒体报道(部分)
◉「学习强国、人民日报」——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两大盛会引发媒体持续关注
◉ INC福洛里希教授7月神外沙龙精彩回顾:脑膜瘤及内镜的新进展
◉ 各大媒体连续多年报道,INC国际神外专家来华促中外学术交流
◉ 新华网、学习强国:巴教授9月底抵达天坛医院,续写中外专家友好故事!
「学习强国客户端」报道(截图)
- 文章标题:学习强国:医疗领域扩大开放再落一子,国际诊疗协作激活"双向赋能"
- 更新时间:2025-04-25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