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神经外科-国内中文
国际脑科专家
联系INC
寻求咨询意见
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为您呈现

神经外科前沿资讯

INC > 学术动态 > 学术动态

【INC巴教授下周来华】脑瘤位置凶险=绝望?这位德国大咖说:“NO!”

栏目:学术动态|发布时间:2025-06-20 12:02:54|阅读: |INC巴教授6月来华
INC巴特朗菲教授下周行程再度开启 颈髓占位 ,特别害怕,我就怕万一手术出现意外,人生就没有意义了。 基底节区脑肿瘤 ,孩子才7岁,不久前已经做过一次手术了,只切了一部分肿瘤,术后偏瘫加重孩子还能承受得了再次手术吗? 听神经瘤 ,肿瘤已显著损害了听力功能,右耳听力基本丧失,剩余的听力...

INC<a href='/jiaoshou/24.html' target='_blank'><u>巴特朗菲</u></a>教授下周行程再度开启

  INC巴特朗菲教授下周行程再度开启

  “颈髓占位,特别害怕,我就怕万一手术出现意外,人生就没有意义了。”

  “基底节区脑肿瘤,孩子才7岁,不久前已经做过一次手术了,只切了一部分肿瘤,术后偏瘫加重……孩子还能承受得了再次手术吗?”

  “听神经瘤,肿瘤已显著损害了听力功能,右耳听力基本丧失,剩余的听力还能保住吗?”

  ……

  和大多数疑难患者一样,他们是一群被脑瘤追赶的人,求医路上,每一步都如履薄冰——肿瘤位置凶险、手术风险极高、预后难测……当生命陷入不可控的漩涡,如何避免无法挽回的终生遗憾?点击阅读上期报道:神外“刀痴”夏季中国行即将开启,被脑瘤困住的他们期待巴教授来华!

  从确诊那一刻起,整个家庭的生活轨迹也随之改变。震惊、怀疑、绝望、接受——他们在疾病的困境中挣扎,却因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被迫进入脑瘤构筑的“囚笼”之中,尝试与之共存。而肿瘤的侵略从未停歇,像白蚁般啃噬着患者的身体与希望。

  但转机,或许就在前方。

  当神经外科不断发展,国际医疗合作不断深入,奇迹正在不断发生……INC多位大咖——德国巴特朗菲教授、法国福洛里希教授、加拿大鲁特卡教授、德国施罗德教授等多位国际神经外科大咖来华开展学术交流、示范手术及国际合作。

当神经外科不断发展,国际医疗合作不断深入,奇迹正在不断发生……INC多位大咖——德国巴特朗菲教授、法国福洛里希教授、加拿大鲁特卡教授、德国施罗德教授等多位国际神经外科大咖来华开展学术交流、示范手术及国际合作。

  这是一场场立足患者、跨越国界的生命坚守,在INC搭建的国际合作平台上,越来越多的中外专家将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结出更多合作的果实,救治一个又一个疑难脑瘤患者。

  1. “颈髓万一手术出意外,人生就没有意义了!”

  56岁的兰女士未曾想过,一次寻常的晨起转身,突如其来的眩晕让她的人生从此改变。核磁共振报告上“颈髓C4/5水平囊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室管膜瘤”的诊断,像一颗“不定时炸弹”埋进了她的颈髓。从2020年到2025年,肿瘤从1cm悄然长到1.7cm。

  面对这个不断生长的肿瘤,巴教授表示:对患者而言,手术的时机是越早越好,早期手术与晚期手术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一旦出现症状,往往意味着病变已经进入相对晚期阶段。相比之下,晚期患者的统计学预后明显不如早期接受手术的患者。那么,还有什么理由非要等到出现症状之后再进行手术呢?

脊髓

  “我特别害怕,万一手术出意外...”这是56岁的兰女士选择保守治疗的原因。这个"卡脖子"的颈髓肿瘤为何让她如此恐惧?颈髓C4/5在哪里?捂住自己的脖子,正好就在中段。颈髓上接延髓、下至胸髓,负责传递大脑与躯干、四肢之间的神经信号,其功能非常重要,一旦损伤将导致患者高位截瘫,甚至影响呼吸肌麻痹导致患者终身与呼吸机相伴,甚至死亡。所以颈髓手术风险极大、对显微操作技巧要求极高。

  2. “听力功能已受损,我还能安全切除这个听瘤吗?”

  “病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后遗症带来的痛苦”。提到听神经瘤,后遗症带来的巨大恐惧是患者的心魔,听力损失、面瘫……

提到听神经瘤,后遗症带来的巨大恐惧是患者的心魔,听力损失、面瘫……

  对于程女士而言,右侧桥小脑角区(CP angle)有一个肿瘤,邻近“生命禁区”脑干,向内延伸至听神经管内,已经让她右耳听力基本丧失,若再不及时干预,等待她的将是更可怕的神经功能损伤。

  “明确的手术指征,这个肿瘤是可以切除的!”当听到这句斩钉截铁的答复时,程女士如释重负。她多么希望自己能像巴教授那些成功案例一样,在解除肿瘤威胁的同时,守护住残存的宝贵功能。

  3. 一路向前只为守护孩子,基底节区脑瘤再次手术的希望

  7岁女孩优优半年前因走路跋行查出左侧基底节区占位,累及第三脑室,脑积水。在医生的建议下,父母没有过多犹豫便选择了手术。行颅内肿瘤切除术+三脑室底造瘘术,病理结果为左侧丘脑胶质瘤虽然手术导致偏瘫加重,但在父母坚持不懈的康复训练下,优优的病情逐渐好转。为了孩子能重获健康,父母从未停下求医的脚步,他们用爱与坚持为孩子托起生命的希望。

  但残余的肿瘤仍十分巨大,病灶从基底节区几乎累及左侧侧脑室表面,向第三脑室下部延伸。孩子还能再次手术吗?“病灶可手术切除,且应尽早实施,以避免肿瘤进一步过度增殖。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尽可能显著缩减病灶体积,二是最终明确肿瘤基因表型,并根据最终结果启动辅助治疗。

巴特朗菲教授

  4. 脑瘤位置不好意味着什么?还能安全手术吗?

  “医生说我脑瘤的位置不好,风险大,尽量先保守,这种情况我还能做手术吗?”

“医生说我脑瘤的位置不好,风险大,尽量先保守,这种情况我还能做手术吗?”

  对于大多数脑瘤,手术是首选方案。但是,如果脑瘤位置不好,长在深部或者是既重要又复杂的脑组织附近,比如说基底节区、丘脑、脑干、岛叶等等,那从切开头皮后,光是找到病灶就要突破层层困难,在这过程中绝对不能伤到重要的血管和脑组织。

  安全地“找到”并且“切除”肿瘤,这两个环节非常考验主刀医生的技术。

  首先,他们需要非常熟悉大脑的解剖结构,随着手术刀层层深入,他们要知道现在处于大脑哪个位置,周围都有哪些重要神经不能碰?离肿瘤还有多远,还有多久可以找到病灶。

  其次,找到病灶后要通过外形、质地和弹性来判断这个组织是什么?能不能切?能切多少?切到哪里要停手?这些问题都得考虑到。

其次,找到病灶后要通过外形、质地和弹性来判断这个组织是什么?能不能切?能切多少?切到哪里要停手?这些问题都得考虑到。

  总的来说,疑难位置脑瘤的手术,难就难在既要尽可能多的切除肿瘤,又必须避开和保护很多重要的脑部结构,全程保证患者的安全,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当复杂位置的脑瘤患者因手术风险高而求医无果时,巴教授的到来为他们带来了希望。成功的首次手术能为患者带来良好的预后,甚至避免不必要的放化疗。因此,即使肿瘤位置复杂、风险较高,患者应保持信心,尽全力为自己争取更好的生活质量。

  • 文章标题:【INC巴教授下周来华】脑瘤位置凶险=绝望?这位德国大咖说:“NO!”
  • 更新时间:2025-06-20 11:04:00

真实案例

[案例] 听神经瘤放疗失败后还能手术吗?医生:很有可能风险翻倍!

听神经瘤放疗失败后还能手术吗?医生:很有可能风险翻倍!

2025-06-13 16:49:50
[案例] 保守观察竟成一场豪赌?18岁少年突发桥臂海绵状血管瘤出血后的“死里逃生”

保守观察竟成一场豪赌?18岁少年突发桥臂海绵状血管瘤出血后的“死里

2025-06-13 15:25:17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