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内能二次开颅吗?”
“开颅失败的手术,症状没给解决,瘤子也没给切干净,还增加了新症状。还能二次开颅吗?”
“第一次开颅没做好,多久可以二次开颅啊?”
“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差不多吧~”
三个月?真的需要这么久吗?二次开颅在脑瘤患者中其实并不罕见,两次开颅时间间隔并没有明确时间限制,需根据患者病情、恢复状况及手术目的综合评估。为何会二次开颅?
1、首次切除不彻底(肿瘤残留较多);
2、复发进展(即使少量残留也可能再生);
3、高度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易复发)。
……
43岁女性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外院术后恶化濒临瘫痪,巴教授两周内紧急二次手术成功解除压迫,患者重获行走能力!
3岁患儿脑干海绵状血管瘤首次手术残留致面瘫,经巴教授二次手术全切肿瘤,神经功能恢复良好,重展笑颜!
一位位经历二次手术的患者用亲身经历证明:首次手术的选择直接决定治疗基线质量。但即便初次手术未达预期,通过审慎评估后实施的二次干预,仍可为患者争取良好功能预后。
一、43岁女性濒临瘫痪,巴教授紧急手术逆转危机!
这位女性患者最初因三叉神经感觉异常查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在外院手术,但术后情况急剧恶化:左侧半身麻木、构音障碍、复视,甚至无法行走!
距离第一次手术仅两周,情况危急,巴教授果断为其进行紧急二次手术。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准的操作,巴教授成功解除神经压迫,术后患者逐渐恢复行走能力,重获生活希望!
二、3岁患儿重获新生!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二次手术得以全切
3岁的小患者曾在其他医院接受过一次手术,但由于肿瘤位置复杂,部分病灶未能切除,术后还出现了外展神经麻痹和面瘫,让家长忧心不已。
然而,在巴教授的精湛手术下,肿瘤被完全切除!孩子不仅摆脱了病痛折磨,神经功能也得到良好恢复,预后良好。图片中的他乖巧的趴在母亲怀中,面瘫不再。
三、二次开颅后还能治愈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全切有望治愈
我们知道,海绵状血管瘤并不是肿瘤,它是指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体表体内均有发生。其实这个病绝大多数是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的。只有少数患者的问题在于他的海绵状血管瘤是多发的,也就是说不止一处病变,很可能是其他的病变出现了症状,而不是说切除后又复发。
在巴教授手术的300多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90%以上患者术后获得良好预后,术后后遗症发生几率和再次出血的几率极低。
海绵状血管畸形(CM)是一种在血管造影上难以显影的低流量血管病变。它占所有血管畸形的 10% 至 15%。大约 20% 的中枢神经系统 CM 位于脑干。尽管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BSCM)发病率低且属于良性病变,但对其自然病史的研究表明,它们可能与较高的出血风险相关,从而导致潜在的严重神经功能缺损。
在过去,由于切除这些病变会导致较高的手术病残率,因此 BSCM 被认为是不可手术切除的。自 1928 年 Dandy 首次切除 BSCM 以来,显微外科技术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步,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包括巴教授在内的医者发表了关于 BS CM 患者手术治疗的令人鼓舞的研究成果。
1991年以来报道手术治疗大脑深部及脑干的相关研究,巴教授的名字赫然在目。
▼巴教授2022年于英国海绵状血管瘤联盟的课程讲演截图:专注于脑干手术30多年,拥有着300多台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经典案例。点击阅读: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成功率高吗?INC巴教授312例成功案例解析
然而,这些病变的治疗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特别是当病变位于脑干深处时。鉴于目前关于 BSCM 自然病史的可用数据,关于治疗时机和方法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文献中可以找到关于观察、放射外科治疗和显微外科切除等保守策略的数据。考虑到 BSCM 的自然病史,出血风险在某些系列研究中从 0.6% 到 60% 不等,这取决于之前是否发生过出血事件以及手术引起的病残率,由此不难看出,为每位患者选择正确的治疗时机和适当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深部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是何等困难。
BSCM的自然病史尤其不佳,与幕上CM 相比,其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发生率及复发性症状性出血率显著更高。因此,手术目标应为稳定病情、预防再出血,从而避免疾病进展。据部分研究系列报道,BS CM 患者年再出血风险为 0.6% 至 60%,具体取决于既往出血情况。
BSCM是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独特亚组。尽管不同文献对CM 出血的统计可能性存在差异,但脑干部位的CM出血表现更为常见,且切除技术挑战更大。据统计,在无既往出血病史的患者中,CM 年出血率平均为每病灶 0.7% 至 1.1%。而在有既往病灶出血史的患者中,这一风险显著增加(接近 4.5%,最高可达 60%)。
由于位于脑干的 CM 更易出血,故推荐手术治疗。这一建议的益处超过了手术可能带来的术后神经功能损伤风险。
- 文章标题:脑干手术第一次没做好,多久才能做第二次?濒临瘫痪的她二次开颅重新站起来!
- 更新时间:2025-07-03 11: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