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面肌痉挛多是血管“挑衅”面神经引起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痉挛是由动脉压迫面神经根出脑干区所致,静脉压迫较为罕见。其他病因包括小脑脑桥角的占位性病变或脑干病变,如胶质瘤、脱髓鞘神经系统疾病或脑干梗死。
但是有时也会出现极为罕见的情况,24岁女孩妮娜,9年面肌痉挛,没有明显的血管压迫。内镜探查发现竟是蛛网膜弯曲在面神经根出脑干区压迫神经而引起的典型面肌痉挛,最后她如何获得成功手术,彻底摆脱面肌痉挛?
妮娜究竟是什么情况?施罗德教授又是如何成功手术的?
妮娜的偏侧面肌痉挛已经持续九年,在这个年龄段非常罕见。她表现出典型的单侧面肌痉挛症状。磁共振成像(MRI)采用稳态构建干扰序列未显示血管压迫(见图1)。
图1:未显示面神经根出脑干区(箭头处)存在血管压迫。
由于症状典型,对其进行面神经根出脑干区的手术探查。开颅术暴露面神经。内镜检查发现前庭耳蜗神经和面神经无明显血管压迫(见图 2A)。
图2A:内镜视图显示面神经(位于两箭头之间)未受邻近的前下小脑动脉(AICA)分支压迫。
在面神经附近发现一支小的前下小脑动脉(AICA)分支,故用一小块特氟隆垫片将其垫起(图2B),然而侧方扩散反应(LSR)未见改变(见图 3A)——这说明血管并未真正压迫神经。
图2B:面神经内侧的 AICA 分支用特氟龙垫起。
图3A:切断前侧方扩散反应(LSR)
使用 45° 内镜进行更仔细的检查,发现一处异常的有一个蛛网膜弯曲压迫神经(见图 2C)。
图2C:内镜检查可见一蛛网膜弯曲(箭头处)横跨面神经
然后,施罗德教授拿了个钩子把这个弯曲处牵拉起来(见图 2D),再用微型剪刀,或者也可以用钻石刀,把它剪断(见图 2E)。
图D:牵拉蛛网膜弯曲
图E:剪断蛛网膜弯曲
神经立刻获得充分松解(图2F),同时侧方扩散反应完全消失(图3B)。
图2F:内镜检查神经已松解(箭头)
图3B:蛛网膜弯曲切断后,LSR 立即且完全消失
术后妮娜的面肌痉挛彻底缓解,且无神经功能缺损。术后 2.5 年随访,患者仍无痉挛发作,恢复良好。
注意:即使MRI没有显示面肌痉挛的原因,也应该推荐手术探查。应该考虑到蛛网膜弯曲压迫面神经的可能性。
脑微血管减压手术的发明者Peter Jannetta (1932 - 2016)早在1984年便提出,即便是再细心的神经外科医生,也有可能会遗漏压迫点的存在。因为有些血管可能藏匿得非常深,位于桥脑小脑角的深处——这正是神经内镜的巨大价值所在。
01. 面肌痉挛是什么,症状严重吗?
在发病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一侧眼轮匝肌阵发性痉挛,随后逐渐蔓延至同侧其他面肌,其中嘴角肌肉痉挛最为明显,严重时可累及颈阔肌,但额肌较少受累。痉挛程度轻重不一,初期仅持续数秒,后期可延长至数分钟甚至更久。严重者可能出现强直性痉挛,导致同侧眼睑闭合、口角歪斜及言语障碍。症状常因疲倦、精神紧张或自主运动而加剧,且无法自主控制。发作持续时间从数秒到十余分钟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多数患者在入睡后症状会自行缓解,双侧肌痉挛较为罕见,若出现多为交替发作。少数患者在痉挛时可能伴有面部疼痛、头痛或耳鸣。
02. 侧方扩散反应监测有何意义?
研究发现,刺激面肌痉挛患者面神经的一个分支时,可在其他分支支配的肌肉记录到肌电反应(称为侧方扩散,LSR),而正常人或患者健侧面神经无此反应。因此,LSR 可用于术中判断责任血管,广泛应用于面肌痉挛的术前诊断及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术中监测。
03. 肉毒素有用吗?
药物疗法对于此病症并无效果,反而可能带来不良反应。
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手段。通常,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初期会选择肉毒杆菌毒素注射,但最终往往发现其疗效有限。随着治疗的进行,可能需要增加剂量,但患者仍可能遭受面部麻木等副作用。
唯一确认有效的治疗方式是进行脑微血管减压手术。
INC国际神外手术大咖

· 前国际神经内镜联合会主席(2019-2023)
· 前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FNS)内镜委员会主席(2014-2017)
· 德国内镜神经外科和神经导航学会会员兼秘书
· 德国颅底外科学会科学委员会成员(2009)
· 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Greifswald University)神经外科教授兼主席(2004-至今)
Henry W. S. Schroeder教授,担任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国际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拥有三位诺贝尔奖得主作为校友)神经外科的教授及主席。他同时也是德国神经外科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大会、美国神经外科协会的成员。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垂体瘤、脑膜瘤以及其他颅内肿瘤的治疗,尤其是神经内镜手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和显微颅底手术。
参考资料:Henry Schroeder et al. Arachnoid bands in hemifacial spasm: an overlooked etiology? Illustrative case. J Neurosurg Case Lessons. 2024 Apr 15;7(16):CASE24164.
- 文章标题:9年面部抽搐元凶:透明脑膜悄悄掐住神经,国际内镜大咖如何制服面肌痉挛?
- 更新时间:2025-06-16 16: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