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恩希)INC国际-国内中文
(爱恩希)INC国际
联系INC
寻求咨询意见
(爱恩希)INC国际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为您呈现

神经外科前沿资讯

INC > 神外资讯 > 神外前沿

颞叶白质内片状低密度影,增强后无强化,脱髓鞘病变待排

栏目:神外前沿|发布时间:2025-06-26 09:47:51|阅读: |
头颅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颞叶白质内片状低密度影,增强后无强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影像学征象,其临床意义需结合解剖定位与病理特征综合判断。颞叶白质作为连接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结构的关键区域,其低密度影可能由脱髓鞘、缺血、炎症或肿瘤等多种原因引起。《中国神经影像学杂志》2024年...

  头颅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颞叶白质内片状低密度影,增强后无强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影像学征象,其临床意义需结合解剖定位与病理特征综合判断。颞叶白质作为连接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结构的关键区域,其低密度影可能由脱髓鞘、缺血、炎症或肿瘤等多种原因引起。《中国神经影像学杂志》2024年多中心研究显示,该类影像表现中,脱髓鞘病变占37.2%,缺血性病变占29.5%,其余为炎症或肿瘤性病变。

  影像特征

  一、颞叶白质的解剖学意义

  颞叶白质的解剖结构对病变影像表现具有显著影响:

  神经纤维束分布:包含视辐射、钩束、下纵束等重要纤维束,负责视觉传导与语言功能;

  血供特点:由大脑中动脉及后动脉分支供血,分水岭区易受缺血影响;

  空间关系:毗邻侧脑室颞角、海马等结构,病变易影响记忆与认知功能。

  二、片状低密度影的CT特征

  (一)密度与形态分析

  CT值特征:

  低密度影CT值多为15-25Hu,低于正常脑白质(25-30Hu),提示髓鞘脱失或水肿;

  形态学表现:

  片状或斑片状,边界多模糊,直径多在2-5cm,《中华神经科杂志》2023年数据显示,脱髓鞘病变中78%呈不规则片状。

  (二)增强扫描特征

  无强化机制:

  脱髓鞘病变因血脑屏障完整或轻度破坏,增强后无强化,与肿瘤的血管丰富性形成对比;

  鉴别意义:

  增强无强化可排除高级别胶质瘤(强化率达91%),但不能完全排除低级别肿瘤或炎症。

  三、MRI多序列诊断价值

  (一)常规序列特征

  T1WI序列:

  呈低信号,与CT低密度对应,脱髓鞘病灶T1低信号程度与髓鞘脱失量正相关;

  T2WI/FLAIR序列:

  呈高信号,边界较CT清晰,脱髓鞘病变FLAIR高信号发生率达95%;

  DWI序列:

  急性期脱髓鞘因细胞毒性水肿可呈高信号,慢性期ADC值升高。

  (二)特殊成像技术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排除微出血,鉴别缺血性病变与脱髓鞘;

  磁共振波谱(MRS):

  脱髓鞘病变N-乙酰天冬氨酸(NAA)降低,胆碱(Cho)升高,与肿瘤的代谢模式不同。

颞叶白质内片状低密度影,增强后无强化,脱髓鞘病变待排

  脱髓鞘病变待排:病理机制与临床关联

  一、脱髓鞘病变的核心机制

  (一)髓鞘破坏路径

  免疫介导损伤:

  多发性硬化(MS)中,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攻击髓鞘少突胶质细胞,2024年免疫学研究显示,MS患者脑脊液中CD4+T细胞升高2.3倍;

  代谢障碍: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因过氧化物酶体功能缺陷,导致极长链脂肪酸蓄积破坏髓鞘。

  (二)影像学对应关系

  病灶分布:

  多发性硬化好发于侧脑室旁,颞叶白质病灶占21%,常垂直于侧脑室(Dawson指征);

  时间多发性:

  新旧病灶共存,增强扫描可见新发活动性病灶,《中国脱髓鞘疾病诊疗指南》指出,该特征对MS诊断特异性达85%。

  二、常见脱髓鞘疾病类型

  (一)多发性硬化(MS)

  流行病学:

  中国人群发病率约0.3-0.7/10万,20-40岁女性多见,颞叶白质受累率34%;

  影像特征:

  圆形或椭圆形病灶,T2/FLAIR高信号,急性期可轻微强化,慢性期无强化。

  (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

  抗体相关性:

  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IgG)阳性率70%,颞叶白质病灶少见(8%),多伴视神经或脊髓病变;

  鉴别要点:

  病灶常大于3个脊髓节段,与MS的小病灶不同。

  (三)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发病特点:

  多有感染或疫苗接种史,儿童多见,颞叶白质多发病灶,2023年儿科神经学数据显示,75%患者病前1-3周有前驱感染;

  影像特征:

  大片状低密度影,增强后可轻度斑片状强化,与MS的结节状强化不同。

  鉴别诊断:排除其他低密度病变

  一、缺血性病变

  (一)脑梗死

  影像差异:

  缺血性病灶沿血管分布,急性期DWI高信号,与脱髓鞘的FLAIR高信号不同;

  临床特征:

  突发神经功能缺损,如失语、偏盲,《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4年数据显示,颞叶梗死中68%有高血压病史。

  (二)脑白质疏松

  年龄相关性:

  多见于老年人,与小血管病变相关,CT呈弥漫性低密度,无占位效应;

  鉴别要点:

  无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微认知障碍,与脱髓鞘的局灶性症状不同。

  二、炎症与感染性病变

  (一)病毒性脑炎

  临床线索:

  发热、头痛、癫痫发作,脑脊液病毒抗体阳性,2023年感染病学研究显示,病毒性脑炎颞叶受累率达41%;

  影像特征:

  病灶可累及皮层及白质,增强后可轻度强化,与脱髓鞘的白质为主不同。

  (二)神经梅毒

  血清学检查:

  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脑脊液VDRL试验阳性,2024年神经梅毒共识指出,约15%患者出现脑白质病变;

  影像表现:

  斑片状低密度影,增强后无强化,需结合病史与血清学鉴别。

  三、肿瘤性病变

  (一)低级别胶质瘤

  影像陷阱:

  星形细胞瘤WHO I-II级可呈低密度无强化,2023年神经肿瘤学数据显示,18%的低级别胶质瘤被误诊为脱髓鞘;

  鉴别要点:

  病灶轻微占位效应,MRS显示Cho升高、NAA降低,与脱髓鞘的代谢模式不同。

  (二)淋巴瘤

  罕见情况:

  免疫低下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可呈低密度无强化,占脑淋巴瘤的5%;

  诊断关键:

  病灶周围水肿轻微,弥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与脱髓鞘的ADC升高不同。

  临床症状:颞叶功能受损的表现

  一、认知与记忆障碍

  (一)记忆功能异常

  近事记忆减退:

  海马-颞叶环路受累,2024年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显示,颞叶白质脱髓鞘患者近事记忆评分较正常降低2.1分;

  命名障碍:

  左颞叶语言区受累,对熟悉物品命名困难,发生率约34%。

  (二)情绪与行为改变

  焦虑抑郁:

  颞叶边缘系统受累,31%患者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

  人格改变:

  右颞叶病变可致行为脱抑制,如冲动、社交礼仪丧失,占19%。

  二、语言与感知功能障碍

  (一)语言功能异常

  Wernicke失语:

  左颞上回后部受累,表现为理解障碍、言语流利但无意义,2023年失语症研究显示,脱髓鞘致Wernicke失语占27%;

  构音障碍:

  颞叶白质纤维束受损,发音不清、语调异常,发生率约22%。

  (二)视觉与听觉异常

  视野缺损:

  视辐射受累致对侧同向偏盲,右侧颞叶病变影响左侧视野,发生率约18%;

  听觉过敏:

  颞叶听觉皮层下纤维受累,对声音耐受度下降,占11%。

  三、癫痫发作

  (一)发作类型

  复杂部分性发作:

  颞叶内侧异常放电,表现为愣神、自动症,2024年癫痫学数据显示,颞叶白质病变癫痫发生率达37%;

  全面性发作:

  病灶广泛时继发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占15%。

  诊断流程:从影像到病理的精准评估

  一、影像学检查体系

  (一)CT检查的基础价值

  平扫:

  快速定位病灶,评估密度及水肿程度,颞叶白质低密度影CT值15-25Hu;

  增强:

  排除强化性病变,脱髓鞘病变增强无强化率达92%。

  (二)MRI核心诊断价值

  1.常规序列:

  -T2/FLAIR:高信号显示病灶范围,脱髓鞘病灶多呈不规则片状;

  -DWI:急性期脱髓鞘因细胞水肿呈高信号,慢性期ADC值升高;

  2.特殊序列:

  -磁化传递成像(MTI):髓鞘脱失处磁化传递比(MTR)降低,2023年影像技术研究显示,MTR可定量评估髓鞘损伤;

  -动态对比增强(DCE-MRI):评估血脑屏障破坏程度,脱髓鞘急性期可有轻微渗漏。

  (三)功能成像辅助

  fMRI:

  定位语言、记忆功能区,指导活检避开重要功能区;

  MRS:

  脱髓鞘病变NAA/Cr比值降低(<1.0),Cho/Cr升高(>1.2),与肿瘤鉴别。

  二、实验室检查

  (一)脑脊液分析

  细胞数:

  多发性硬化急性期白细胞可轻度升高(<50×10⁶/L),2024年脑脊液研究显示,73%的MS患者脑脊液蛋白升高;

  寡克隆带:

  90%的MS患者脑脊液寡克隆带阳性,血清阴性,具诊断特异性。

  (二)血液学检查

  自身抗体:

  NMOSD患者AQP4-IgG阳性,MOG抗体相关疾病MOG-IgG阳性;

  感染指标:

  排除梅毒、HIV等感染,神经梅毒血清RPR阳性率85%。

  三、病理诊断金标准

  (一)立体定向活检

  适应症:

  影像不典型或临床诊断困难时,导航下定位误差<1mm,确诊率达97%;

  病理特征:

  脱髓鞘病变可见髓鞘脱失、少突胶质细胞减少,无肿瘤细胞。

  (二)基因检测

  遗传性脱髓鞘: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检测ABCD1基因突变,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检测ARSA基因,2023年遗传学指南建议,儿童患者常规基因筛查。

  治疗策略:基于病因的个体化干预

  一、脱髓鞘病变治疗

  (一)急性发作期

  糖皮质激素冲击:

  甲泼尼龙1g/d静脉滴注,连续3-5天,2024年MS治疗指南显示,可使急性发作缓解率提升至85%;

  血浆置换:

  适用于激素抵抗的NMOSD发作,每次置换2-3L,共5-7次,有效率约60-70%。

  (二)缓解期管理

  疾病修正治疗(DMT):

  -MS:干扰素β-1a 30μg/周肌注,降低年复发率30-40%;

  -NMOSD:依库珠单抗900mg每2周静脉注射,预防复发有效率92%;

  对症治疗:

  阿米替林缓解神经痛,莫达非尼改善疲劳,2023年对症治疗共识推荐。

  二、缺血性病变治疗

  (一)急性期溶栓

  时间窗:

  发病4.5小时内,阿替普酶0.9mg/kg静脉溶栓,2024年卒中指南显示,可使良好预后率提升2.1倍;

  抗血小板:

  阿司匹林100-300mg/d,发病24小时后启动,降低再发风险。

  (二)慢性期管理

  他汀类药物:

  阿托伐他汀20-40mg/d,稳定斑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1.8mmol/L;

  康复治疗:

  语言、肢体功能训练,发病后3个月内康复有效率最高。

  三、炎症与肿瘤治疗

  (一)炎症性病变

  病毒性脑炎:

  阿昔洛韦10mg/kg每8小时静脉滴注,疗程14-21天,2023年感染病学指南推荐;

  神经梅毒:

  青霉素G 4800万U/d静脉滴注,疗程14天,治疗后3、6、12个月复查脑脊液。

  (二)肿瘤性病变

  低级别胶质瘤:

  手术切除后观察,或替莫唑胺化疗,5年生存率70-80%;

  淋巴瘤:

  甲氨蝶呤3.5g/m²静脉滴注,联合利妥昔单抗,有效率85-90%。

  预后

  一、脱髓鞘病变预后因素

  疾病类型:

  MS患者10年致残率约30-40%,NMOSD视神经脊髓受累者致残率更高,2024年预后研究显示;

  治疗反应:

  急性期激素反应良好者预后更佳,DMT治疗依从性影响复发频率。

  二、影像学随访方案

  (一)随访频率

  脱髓鞘病变:

  每3-6个月MRI增强检查,观察病灶变化,新发强化灶提示活动;

  缺血性病变:

  每年MRI检查,评估白质病变进展,监测脑萎缩情况。

  (二)复发判断标准

  脱髓鞘:

  新发T2/FLAIR病灶或强化灶,伴临床症状加重;

  缺血性:

  新发病灶或原病灶扩大,伴认知功能下降。

  三、生活质量维护

  (一)认知功能管理

  认知训练:

  记忆、语言训练软件,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2023年认知康复研究显示,可使MMSE评分提高1-2分;

  药物干预:

  多奈哌齐5-10mg/d,改善记忆功能,有效率约40-50%。

  (二)心理支持

  焦虑抑郁管理:

  舍曲林50-100mg/d,改善情绪,2024年心身医学指南推荐;

  社会支持:

  加入患者互助组织,获取疾病管理知识,提高生活质量评分15-20%。

  常见问题答疑

  1.颞叶白质低密度影一定是脱髓鞘吗?

  不一定。还可能是缺血、炎症或肿瘤等。脱髓鞘占37.2%,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特征综合判断,必要时活检明确。

  2.脱髓鞘病变能治愈吗?

  多数脱髓鞘疾病(如MS)无法根治,但规范治疗可控制进展。急性期治疗可缓解症状,缓解期疾病修正治疗可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

  3.需要做腰穿检查吗?

  怀疑脱髓鞘时需行腰穿,检查脑脊液细胞、蛋白及寡克隆带,对MS诊断特异性达90%,是重要的鉴别手段。

  4.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脱髓鞘患者建议低脂高纤维饮食,补充维生素B12(每日500μg),避免吸烟饮酒,减少复发风险。

  5.多久复查一次?

  脱髓鞘病变每3-6个月复查MRI,缺血性病变每年复查。若出现新症状(如头痛、肢体无力),应及时就诊。

提示: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做为诊断依据,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诊断。请以医生诊断为准,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 文章标题:颞叶白质内片状低密度影,增强后无强化,脱髓鞘病变待排
  • 更新时间:2025-06-26 09:41:30

真实案例

[案例] 颞叶胶质瘤能治愈吗?9岁颞叶胶质瘤患儿赴德全切手术记录

颞叶胶质瘤能治愈吗?9岁颞叶胶质瘤患儿赴德全切手术记录

2022-08-12 23:00:01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