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恩希)INC国际-国内中文
(爱恩希)INC国际
联系INC
寻求咨询意见
(爱恩希)INC国际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为您呈现

神经外科前沿资讯

INC > 神外资讯 > 神外疾病 > 垂体瘤

大型脑瘤压扁视交叉,挤走垂体柄——这个垂体瘤如何不开颅就被“一窝端”?

栏目:垂体瘤|发布时间:2025-06-17 10:47:45|阅读: |鞍区垂体瘤经鼻内镜手术
男人都是从哪一刻意识到自己变老了? 54岁的他,一个鞍区肿瘤让他 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 。 并不断蚕食着视野,关键的 视交叉也被压扁 。 垂体及垂体柄也被移位 ,他还能恢复如常吗? ▼...

  男人都是从哪一刻意识到自己变老了?

  54岁的他,一个鞍区肿瘤让他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

  并不断蚕食着视野,关键的视交叉也被压扁

  垂体及垂体柄也被移位,他还能恢复如常吗?

  ▼▼▼

  最终在INC内镜大咖施罗德教授的手术之下无需开颅、肿瘤被成功全切恢复良好无需激素替代治疗……

MRI影像

  01. 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竟是鞍区肿瘤作祟

鞍区

  鞍区,一个面积约5.5c㎡的大脑指挥中心。面积虽小,却包含着蝶鞍、蝶窦、垂体、视神经、视交叉、下丘脑、海绵窦以及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等重要结构,可供手术解剖的范围仅3cm。手术操作需要慎之又慎,哪怕不小心碰到任何一条神经,给患者带来的可能是终生的影响。

  中年危机,逐渐变成了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词汇。直到某天,体检报告上的异常指标突然敲响警钟。那一刻才惊觉:健康,才是人生最奢侈的财富。你开始担心孩子怎么办?年迈的父母怎么办?相濡以沫的爱人怎么办?人到中年,一个人倒下,整个家庭就有可能分崩离析。

  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54岁的约翰没想到害怕的这些来的这么快。本以为只是年纪大了,没想到看东西视野也开始变小。内分泌学检查发现生长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存在部分功能减退,核磁共振成像显示鞍内及鞍上存在一个均匀强化的病灶。由于肿瘤体积较大,视交叉已被明显抬起且呈扁平状。垂体及垂体柄向左侧移位。综合所有检查结果,怀疑为无功能性垂体腺瘤

术前影像

术前影像

  当视交叉被压扁,垂体也移位,手术难度也大大增加……

  1. 解剖结构复杂:鞍区周围有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且肿瘤通常位于垂体柄前方、上侧由视交叉插入,并被穿孔血管包围,手术操作需要非常精细,避免损伤这些结构。
  2. 与周围组织粘连:肿瘤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分离时容易导致出血或神经功能损伤。
  3. 术后并发症风险:如何全切肿瘤,而不损伤到视力以及垂体也是至关重要。

  02. 不开颅全切肿瘤,术后无需激素替代治疗

  过去,垂体瘤手术往往需要开颅,创伤大、恢复慢。如今,随着医学技术进步,绝大多数垂体腺瘤已无需开颅,只需通过经鼻蝶窦微创手术即可精准切除,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内镜下经鼻入路(EEA)图示

内镜下经鼻入路(EEA)图示

神经内镜发展史

  什么是经鼻蝶窦入路?

  蝶窦是位于鼻腔深处的一个含气空腔,紧邻垂体所在的"垂体窝"(又称"蝶鞍")。垂体就像一位稳坐马鞍的骑手,安居在这个骨质结构的凹陷之中。手术时,医生只需经鼻孔自然通道进入,轻柔打开蝶窦,便能直达垂体窝。

  在高精度内镜的辅助下,无需开颅,医生能在狭小的空间内精细操作,最大限度减少创伤,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

  当然,特殊情况仍需开颅。

  若肿瘤体积巨大或生长方式特殊,为确保彻底切除,医生仍可能选择开颅手术,以获得更充分的视野和操作空间。

  这台手术,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组织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FNS)内镜委员会前主席Henry W.S. Schroeder(施罗德)教授也采用不开颅,从鼻孔进去切除肿瘤。当使用内镜技术进行垂体瘤切除手术时,细巧的内镜直接伸入鼻腔成像,相比显微镜可以拥有更近的景深、更宽广的视角,即使对一些偏远、折角的位置,也能够清晰显示。

Henry W.S. Schroeder(施罗德)教授

  • 前国际神经内镜联合会主席(2019-2023)
  • 前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FNS)内镜委员会主席(2014-2017)
  • 德国内镜神经外科和神经导航学会会员兼秘书
  • 德国颅底外科学会科学委员会成员(2009)
  • 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Greifswald University)神经外科教授兼主席(2004-至今)

手术操作
最终,全切肿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视野恢复正常。

  最终,全切肿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视野恢复正常。

术后影像

术后影像

  术后一年,无论是临床检查还是实验室检查均未再发现垂体功能减退的迹象,因此停用了替代治疗。术后一年的磁共振成像显示肿瘤已完全切除,左侧鞍内区域现可清晰区分垂体,且鼻旁窦区域结构正常。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手术不难啊!

  经鼻内镜手术确实无需开颅,仅从鼻子就能取出肿瘤,这看似简单的操作,真的容易吗?一旦操作不当,又会发生哪些情况?

  这本该是个小手术,却在脑脊液漏的阴影下变成漫长的煎熬。他像被施了咒般禁锢在病床上,躺着成为他的最佳选择。因为稍有不慎,透明的脑脊液就会从鼻腔悄然渗出——甚至可能导致颅内感染,严重可能失去宝贵的生命。最讽刺的是,当初选择微创手术就是为了快速康复,如今却连一个自主的喷嚏都成了奢望......

  这样的问题并不少见,除了脑脊液漏,内镜手术“看不见”的损伤你知道多少?

  经鼻内镜入路也存在局限性——包括对正常脑组织切除的增加;易损伤颈内动脉及脑神经;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风险增加;入路发病率增加以及可能伴随着切除率的下降。

经鼻内镜入路也存在局限性

  这些局限性也使得内镜颅底手术的并发症逐渐增多,较为常见的是鼻分泌物过多、幻嗅或嗅觉减退、窦腔感染、鄂咽功能障碍以及鼻腔感染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痛苦不堪。

  此外,垂体腺瘤的复发是一个困难的临床问题,因此,垂体瘤的手术目标是尽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尽最大限度地保留功能。

  因此,鼻内镜手术对于神经外科医生的要求是极高的,在保留内镜微创的优势下全切病变,且不对患者造成额外的伤害,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微创手术。

  03. 功能性VS无功能性垂体瘤,都需要手术吗?

  作为人体内分泌系统的总指挥,垂体一旦发生腺瘤就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这类肿瘤绝大多数属于良性。根据是否分泌激素,临床上将其分为两种类型。

  功能性垂体腺瘤就像不知疲倦的工人,过度分泌激素导致机体失衡。最常见的泌乳素瘤会让女性出现月经紊乱、异常泌乳,男性则表现为性功能障碍,这类患者通常可以药物治疗,有些无需手术。但若肿瘤分泌的是生长激素或促肾上腺激素,就会引发肢端肥大症或库欣病等典型症状,这时就需要手术干预。当然具体情况还需具体评估。

  无功能垂体腺瘤则像个只长个不干活的懒汉,虽然不分泌激素,但不断增大的体积会压迫正常垂体组织,导致激素分泌不足,同时还会挤压视神经等周边结构,引发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这类肿瘤药物难以控制,往往需要手术解除压迫。

  • 文章标题:大型脑瘤压扁视交叉,挤走垂体柄——这个垂体瘤如何不开颅就被“一窝端”?
  • 更新时间:2025-06-17 11:36:50

真实案例

[案例] 巨大颅底脊索瘤案例:年龄小、体重低、肿瘤大怎么办?INC福洛里希教授8mm切口“筷子"神经内镜手术破局

巨大颅底脊索瘤案例:年龄小、体重低、肿瘤大怎么办?INC福洛里希教

2024-10-26 15:10:47
[案例] “筷子技术”神经内镜手术教授福洛里希脊索瘤/垂体瘤全切除案例

“筷子技术”神经内镜手术教授福洛里希脊索瘤/垂体瘤全切除案例

2024-10-26 15:09:3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