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神经外科-国内中文
国际脑科专家
联系INC
寻求咨询意见
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为您呈现

神经外科前沿资讯

INC > 神外资讯 > 神外疾病 > 脑胶质瘤

1985例岛叶胶质瘤研究:这样治疗生存期翻倍!术后癫痫控制率达98.5%!

栏目:脑胶质瘤|发布时间:2025-06-16 14:09:12|阅读: |岛叶胶质瘤治疗生存期翻倍
岛叶胶质瘤研究速递 过去20年,岛叶胶质瘤(INGs)的治疗虽取得进展,却仍是神经外科最棘手的肿瘤之一。传统观点认为岛叶肿瘤多为低级别胶质瘤,但有研究发现 高达40%的病例实为侵袭性强、预后差的高级胶质瘤(HGGs)。 岛叶由额叶、顶叶及颞叶覆盖。三角区(绿色),岛盖部(紫色),中央前回(红色)位于岛叶...

  岛叶胶质瘤研究速递

  过去20年,岛叶胶质瘤(INGs)的治疗虽取得进展,却仍是神经外科最棘手的肿瘤之一。传统观点认为岛叶肿瘤多为低级别胶质瘤,但有研究发现——高达40%的病例实为侵袭性强、预后差的高级胶质瘤(HGGs)。

岛叶由额叶、顶叶及颞叶覆盖。三角区(绿色),岛盖部(紫色),中央前回(红色)位于岛叶前部。图自:Shawn L. Hervey-Jumper MD and Mitchel S. Berger MD. Insular glioma surgery: an evolution of thought and practice.J Neurosurg 130:9–16. 2019

岛叶由额叶、顶叶及颞叶覆盖。三角区(绿色),岛盖部(紫色),中央前回(红色)位于岛叶前部。图自:Shawn L. Hervey-Jumper MD and Mitchel S. Berger MD. Insular glioma surgery: an evolution of thought and practice.J Neurosurg 130:9–16. 2019

  手术决策面临巨大挑战:虽然最大范围切除被推荐为低级别胶质瘤的首选方案,但岛叶结构涉及语言、运动等关键功能,稍有不慎便会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次全切除(STR)虽能降低术后功能障碍风险,却可能以牺牲患者长期生存为代价——这一两难抉择。

  研究《Prognostic Factors and Resectability Predictors in Insular Gliomas: A Systematic Review》给出了答案。这项涵盖1985例患者的分析首次明确揭示影响患者生存的18个总生存率(OS)关键因素和17个无进展生存率(PFS)预测指标。

研究《Prognostic Factors and Resectability Predictors in Insular Gliomas: A Systematic Review》给出了答案。这项涵盖1,985例患者的分析首次明确揭示影响患者生存的18个总生存率(OS)关键因素和17个无进展生存率(PFS)预测指标。

  多项研究证实:胶质瘤切除范围直接决定患者生存期,数据对比令人震惊!

  多项研究一致表明,与其他脑区胶质瘤相似,扩大切除范围(EOR)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7项研究证实EOR是总生存期(OS)的关键有利因素,另有3项研究显示EOR对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具有显著作用。具体数据令人瞩目:在255例低级别胶质瘤(LGG)患者中,切除范围≥90%的患者中位生存期达到68.51个月,而切除范围<90%的患者仅为49.80个月(p=0.009),差距近20个月!

  更令人震惊的是高级别胶质瘤(HGG)患者的生存差异:全切除(GTR)患者中位生存期22个月,而次全切除(STR)患者仅11.3个月,生存时间直接减半!长期随访数据同样触目惊心:LGG患者中,≥90%切除组5年生存率高达100%,而<90%切除组降至80%;HGG患者中,≥90%切除组2年生存率达83.7%,相比之下<90%切除组暴跌至43.8%。

  研究还发现切除范围与术后癫痫控制密切相关。接受全切除的患者术后癫痫控制率高达98.5%,而次全切除患者仅为76%(p=0.001)。这一突破性发现为临床手术决策提供了全新视角,提示更大范围的切除不仅能延长生存期,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Part.01 岛叶手术之难

  岛叶是大脑的核心功能区之一,掌管内脏感觉、躯体感知、运动协调及语言处理。同时,它也是胶质瘤的常见发源地,这类肿瘤具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使得其手术治疗面临双重难题:既要遵循指南实现最大安全切除以改善预后,又需在险象环生的解剖结构中精准操作——岛叶深藏于外侧裂深处,表面是重要的语言和运动皮层,周围缠绕着致命血管与关键神经纤维,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点击阅读:「岛叶胶质瘤」脑子一片空白、癫痫不断,反复“死机”的大脑如何正常开启?

  早期,岛叶胶质瘤往往隐匿生长,导致患者错失最佳干预时机。然而,随着肿瘤悄然扩张,它会像藤蔓般侵入基底节、颞叶内侧及额颞底部,最终演变为广泛侵袭的复杂病变。更棘手的是,岛叶并非一块“沉默”的脑区——它调控痛觉、自主吞咽、情绪认知等高级神经活动,一旦受损,可能永久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

  岛叶的解剖结构宛如一座神经与血管交织的迷宫——大脑中动脉的分支如暗河般穿行,表面是语言和运动的“禁区”,下方则紧邻基底节的“要塞”。术中的每一步都如同排雷:既要彻底清除肿瘤,又不能触碰功能网络的“红线”。轻微的偏差,轻则导致失语、偏瘫,重则引发大出血,危及生命。而肿瘤本身往往像盘踞在悬崖边的树根,既要斩草除根,又不能失足坠落——这,正是神经外科极大挑战。

  Part.02 20年前,岛叶如何手术

从1997年到2003年,在无框架立体定向导航系统的指导下,INC巴教授及其团队为8位患有岛叶肿瘤的患者做了手术。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过程平稳。术前癫痫患者,术后都得到改善。

  从1997年到2003年,在无框架立体定向导航系统的指导下,INC巴教授及其团队为8位患有岛叶肿瘤的患者做了手术。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过程平稳。术前癫痫患者,术后都得到改善。

巴教授手术哲学

  ▼表1.术中神经导航引导下手术

表1.术中神经导航引导下手术

  Z老师因反复出现右臂麻木并放射至右半面部,伴言语障碍、单词识别困难及持续疲劳,严重影响工作。经检查确诊为岛叶占位,考虑肿瘤诱发癫痫发作。由于病灶紧邻功能区,手术风险极高(可能致瘫或认知障碍),辗转求医未果,最终由巴特朗菲教授成功实施肿瘤全切术。

  ▼术前术后影像资料:

术前术后影像资料:

图:术前MR显示岛叶占位,直径约为4 cm,紧邻重要脑功能区,包绕左岛叶的大部分,并在背侧延伸至岛叶的后部。术后MR显示肿瘤全切,无脑出血、水肿等正常脑组织损伤。

  术后情况:术后当天即拔除气管插管,可完全自主呼吸。术后第3天,患者能独立下床、少量活动,能自行康复锻炼,无癫痫发作,无构音障碍,无肢体无力、感觉障碍等,无呼吸抑制等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第14天,出院,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全身状态好,无肢体无力、感觉麻木等问题。

  Part.03 大脑里的“GPS”系统

术中神经导航显示出的肿瘤位置

术中神经导航显示出的肿瘤位置

  这就是大脑里的“GPS系统”——术中神经功能导航:同汽车导航一样,脑子里面的肿瘤,有时候定位也非常重要。任何一台手术,医生们都希望切除病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尽可能地不损伤正常组织,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后,巴教授联合独墅湖的神经外科团队,将为他设计了手术方案。为了精准定位,先给患者做了薄层MRI检查,并从影像科将数据拷贝后导入到神经导航系统。

  当导航棒指向头颅中的某个部位,计算机便能计算出在图像上对应的位置,将脑内的肿瘤范围清楚呈现在头皮上,让术者对此了如指掌,更好做手术切口规划。

  术中核磁可以给医生提供精准影像,没有辐射,没有已知的其他危害,可以安静地完成多项扫描。导航系统犹如赐予神经外科医生一双透视眼,让医生在术中可以即时标定病变范围,实现精确定位,让肿瘤无处遁形,大大提高手术及检查的准确性、安全性。在术中开颅状态下,患者可以进行数次术中核磁检查,肿瘤切没切干净,还有多少残留,一清二楚,医生可以根据检查结果随时调整手术方案,继续切除,直至肿瘤彻底清除干净。

  术中神经导航为成功手术保驾护航,而作为整台手术的核心,主刀医生才是手术成功关键的因素。对于巴教授这样的国际神外大咖,需要像精密的工匠一样,通过经年累月地积累训练自己的技能。但同时,也要将自己的哲学、内在精神态度融入手术中,这才能称为艺术。

  • 文章标题:1985例岛叶胶质瘤研究:这样治疗生存期翻倍!术后癫痫控制率达98.5%!
  • 更新时间:2025-06-16 13:39:26

真实案例

[案例] 反复癫痫发作竟是胶质瘤惹的祸,全切手术4年后没有复发、无癫痫再发

反复癫痫发作竟是胶质瘤惹的祸,全切手术4年后没有复发、无癫痫再发

2023-12-08 11:20:08
[案例] 16岁学生基底节胶质瘤近全切后一年回访:没有复发、无需辅助治疗,计划圆西藏行之梦

16岁学生基底节胶质瘤近全切后一年回访:没有复发、无需辅助治疗,计

2022-08-13 11:13:2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