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脖子两侧各有一根颈动脉,负责给大脑输送80%的血液。颈动脉瘤就是当血管里堆积了脂肪、钙化物等斑块,血管壁被撑得像气球一样鼓起来,这个”气球“一旦破裂,就会有致命风险。
2023年,在IG拥有超过870万人粉丝的德国健身网红Jo Lindner因颈动脉瘤破裂在睡梦中猝逝,享年30岁,
这就是颈动脉瘤的可怕之处,这个瘤很狡猾,早期无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通常以局部症状为主,比如颈部疼痛,Jo Lindner的家人提到他出事前3天曾说自己的颈部疼痛,但以为是健身训练导致的便没有在意。
同样的后脖颈疼痛而选择就医的诗织(化名)就幸运得多。
女性 37岁 梭形动脉瘤
病情阶段
37岁的她在此之前一直身体健康,除了6年前开始偶尔的脖颈酸疼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疾病。直到她摸到脖子上有肿块,联想到脖子一直疼痛,便想着去医院检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CT血管造影均显示其左侧颈部颅内动脉瘤。病变直径 32 mm,距颈内动脉分叉处远端 1.5 cm。颅颈区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其他血管病变。
A: 左侧颈内动脉(ICA)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了一个位于C3水平的梭状动脉瘤;
B,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显示颈动脉分叉及远端ICA。
INC川岛教授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为她成功切除了这颗“瘤”
手术中采取仰卧位,川岛教授在患者全身麻醉的情况下,将其头部轻微旋转至对侧,并进行切口。同时,术中利用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对动脉瘤、CCA、颈动脉分叉和动脉瘤远端 ICA 进行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D:术中照片显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暴露的颈动脉分叉远端的梭状动脉瘤(箭头)。
最终,川岛教授为她成功切除了梭形动脉瘤,并在动脉瘤远端进行了从 CCA 到 ICA 的留置分流术。同时,采用血管假体进行ICA 远端的搭桥吻合,并血管假体被留在患者体内。
E&F:分流管通过血管假体(双直径5mm,长度6cm)(箭头),连接颈总动脉(CCA)和远端ICA,并用血管假体进行切除重建。
图E所示的术中操作示意图
G&H:切除动脉瘤的外(G)和内(H)表面,动脉瘤壁柔软、厚,无钙化。
对颈动脉瘤壁进行组织学检查后,发现动脉瘤壁内膜增生,包含碎裂的内弹力层和介质,替代胶原组织内有部分剥离腔。未发现晚期动脉粥样硬化或炎症。
术后情况
术后恢复顺利,患者在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后出院,三维 CT 血管造影显示假体置换成功,无不良反应。
B:术前
C:血管假体在血管部位的通畅性良好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瘤是因为血管里堆积了脂肪、钙化物等斑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微创手术把血管里的斑块"刮"干净,恢复血流畅通,并降低卒中的风险。
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需要打开颈动脉并清除堵塞动脉的斑块。再用缝线或用静脉或人造材料制成的修补物修复动脉,也称作移植物修补。
有时也可能会使用另一种称为外翻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方式进行手术。该手术包括切开颈动脉并将其彻底外翻,然后去除斑块。
INC国际川岛教授作为国际脑血管手术大咖,拥有超过450例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经验,尤其擅长脑血管搭桥、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
INC国际脑血管手术大咖川岛明次教授
- 文章标题:致命隐患藏在脖子痛背后!揭秘颈动脉瘤的伪装术
- 更新时间:2025-06-12 1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