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神经外科-国内中文
国际脑科专家
联系INC
寻求咨询意见
咨询电话400-029-0925

脑血管瘤案例

INC为您呈现神经外科前沿资讯

INC > 手术纪实 > 脑血管瘤

「禁区手术奇迹」脑干开颅术后不到24小时,他竟用手机淡定打起游戏...

栏目:脑血管瘤|发布时间:2025-06-19 10:38:09|阅读: |延髓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案例
今天从ICU转到普通病房了,这会很好了,毕竟手术还不到24小时。四肢运动都没问题,除了有点头疼,这会打游戏看手机转移注意力 术后,冯先生妻子表示冯先生恢复很好,并致谢。 术后第2天普通病房查房 不到24小时?打游戏?这看似轻松的恢复过程背后,其实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禁区脑干开颅手术。这...

巴教授来华

  “今天从ICU转到普通病房了,这会很好了,毕竟手术还不到24小时。四肢运动都没问题,除了有点头疼,这会打游戏看手机转移注意力……”

术后,冯先生妻子表示冯先生恢复很好,并致谢。

术后,冯先生妻子表示冯先生恢复很好,并致谢。

术后第2天普通病房查房

术后第2天普通病房查房

  不到24小时?打游戏?这看似轻松的恢复过程背后,其实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禁区脑干开颅手术。这台脑干延髓海绵状血管瘤手术由来自德国的国际神外大咖巴特朗菲教授主刀,全切术后2年半,患者恢复良好。

这台脑干延髓海绵状血管瘤手术由来自德国的国际神外大咖巴特朗菲教授主刀,全切术后2年半,患者恢复良好。

  对于神外手术,每一次开颅都是一次对主刀医生以及整个医疗团队的考验,作为人体功能非常复杂的器官之一,在人的脑袋上手术,即便医学进步,仍有许多神外疾病手术有极大挑战。

  脑干手术更是“零容错”,令绝大多数人都心生恐惧:“这是整个外科中的巅峰难度,随便损伤个什么地方,这个人就废了——轻则残,重则亡。”

  那么,经历如此高风险的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在ICU观察多久?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为何他们能一天就顺利转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取决于术者的医技和手术的复杂程度。

  30岁确诊脑干肿瘤后的一年,他经历了比病痛更可怕的折磨

  2021年10月15日,一个普通的清晨。32岁的冯先生又一次在疲惫中醒来,和无数个加班的夜晚一样,熟悉的眩晕感如期而至。但和往常不同的是,右拇指传来一阵莫名的麻木右膝关节也隐隐酸胀——这不对劲。

  六天后,2021年10月21日。“医生,这是什么病?”诊室里,他的声音有些发紧。报告单上几个黑体字张牙舞爪。那些分开都认识的汉字,组合成了一句他听不懂的判决书:延髓海绵状血管瘤伴出血

延髓海绵状血管瘤伴出血

  延髓位置,手术风险太大,无奈在医生的建议下住院三天,对症治疗。每一天,他都在暗自观察身体的细微变化——麻木感减轻了吗?头晕好点了吗?直到一周后症状奇迹般消失,他才敢稍微松一口气。

  但真正的煎熬才刚刚开始,确诊后的一年里,他常常晚上睡不好,半夜在睡梦中惊醒。“要是哪天再次出血……”这个念头像幽灵般盘旋,在黑暗中,他辗转反侧——原来最折磨人的是,是挥之不去的恐惧和焦虑。

  2022年9月,复查MRI,面对这个“无法手术”的病灶,医生建议伽马刀。

  “我才30出头,人生难道就要这样一直下去吗?真的无法手术吗?伽马刀真的有用吗?”

  延髓位置无法手术,伽马刀就有效吗?

  “伽马刀?这个方案可行吗?”

  病友群里弹出一条条令人心惊的回复:

  “听说伽马刀在脑干位置很难弄干净,还容易引发水肿...”

  “放射线会损伤周围神经,后遗症更麻烦!”

  确实,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圈子里,伽马刀似乎成了“无奈之选”的代名词——复发率高、放射损伤、效果存疑...…这些关键词反复出现,让本就忐忑的心又沉了几分。

  对于这个问题,INC巴特朗菲教授是如何为冯先生评估的呢?

  INC巴特朗菲教授:“伽玛刀治疗对患者是一个糟糕的选择!因为它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伽玛刀绝对不能预防将来再次出血,我在许多病人身上有过相关经验,相关科学文献也有记录。因此,我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这个病人,他不应该考虑伽玛刀治疗;他应该选择手术治疗,因为手术将消除脑干的血管畸形,并且可以防止未来的问题。”

INC巴特朗菲教授是如何为冯先生评估的呢?

  放疗是获得性或新生的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已知危险因素。早在1994年,Ciricillo团队首次揭示了放疗与海绵状血管畸形(CMs)之间的潜在关联,这一发现为后续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1998年,Larson团队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认识,提出放疗可能通过两种途径诱发CMs:既可能直接导致新生血管畸形的形成,也可能激活原本隐匿的血管病变,使其在放疗后发生出血并显现出来。

  脑海绵状血管瘤进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虽然有争议,但一些研究人员将其推广为一种有吸引力的手术替代品,用于被认为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或被认为无法触及的病变。然而,研究报告了相关并发症的高风险,如出血复发、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和辐射诱导的副作用。

  巴特朗菲教授也在相关研究中表示——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这种说法。此外,这种治疗方式具有辐射诱发发病的重大风险,甚至有充分证据表明可能发生新发病变。家族性脑海绵状血管瘤或静脉畸形患者需要尤其谨慎。因此,放射治疗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论证。显微外科切除术是脑海绵状血管瘤唯一的治疗选择,目的是完全切除病变,而不损伤周围神经组织。巴教授在2020松果体区病变专著《Pineal Region Lesions-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Controversial Issues》中Cavernous Malformations of the Pineal Region: Overview, Management, and Controversies章节再次强调这一研究结果。

巴教授在2020松果体区病变专著《Pineal Region Lesions-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Controversial Issues》中Cavernous Malformations of the Pineal Region: Overview, Management, and Controversies章节再次强调这一研究结果。

  点击阅读脑海绵状血管瘤与放疗的相关研究:

  1. 警惕!放疗可能诱发的“脑海绵状血管瘤炸弹”
  2. 脑海绵状血管瘤到底应不应该放疗?
  3. 丘脑海绵状血管瘤放疗竟引发出血、形成多处脑血管病变?

  如何一举拆除这个脑干“不定时炸弹”?

  32岁,正值人生黄金期——事业爬坡的关键阶段、家庭建设的起步时期,冯先生却因为这个“不定时炸弹”,被硬生生按下了暂停键。

  “如果不手术,在日常生活中,他几乎无法预防未来的出血,所以正常的生活质量是有限的……”

  正如巴教授而言,冯先生也想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手术,成了唯一能让他回归“正常生活”的入场券。

  ”我做了40年的神经外科手术,和30年的脑干手术。这就是手术的艺术,在这个区域做海绵状肿瘤手术,不增加新的功能障碍。“巴教授40多年神经外科手术经验,30多年脑干手术经验,突破脑干这个“高难区”,将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升华到艺术之境——这台手术他会如何操刀?

”我做了40年的神经外科手术,和30年的脑干手术。这就是手术的艺术,在这个区域做海绵状肿瘤手术,不增加新的功能障碍。“

  Part.01 手术方案制定

  脑干延髓是神经高度密集区,连接脊髓和大脑的纤维束,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其内含有心跳、呼吸、消化等基本生命中枢。

脑干延髓是神经高度密集区,连接脊髓和大脑的纤维束,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其内含有心跳、呼吸、消化等基本生命中枢。

  脑干延髓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入路依据肿瘤具体形态特点可选择经髓帆入路、远外侧入路,具体的手术入路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及主刀医生的医学知识及经验而具体制定。

脑干延髓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入路依据肿瘤具体形态特点可选择经髓帆入路、远外侧入路,具体的手术入路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及主刀医生的医学知识及经验而具体制定。

  脑干延髓本就布满神经核团与传导束,而冯先生的血管瘤更刁钻地卡在面听神经前下方与后组颅神经腹侧中。

  • 前方:支配面部表情和听觉的神经(任何损伤将导致面瘫/耳聋)

  • 背侧:控制吞咽、发声的颅神经群(误伤可能丧失进食功能)

  • 深层:呼吸心跳中枢(毫米级的误差就是生死之别)

  冯先生手术方案:

  1、乙状窦后入路延髓占位切除术

  2、电生理监测(MEP+SEP)

  Part.02 术中精细操作

  这台手术在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苏州市独墅湖医院)如期进行,由巴教授主刀

  ▼充分游离后组颅神经与绒球

充分游离后组颅神经与绒球

  ▼逐步暴露椎动脉、PICA及延髓侧方

逐步暴露椎动脉、PICA及延髓侧方

  ▼分离延髓表面血管

分离延髓表面血管

  ▼从后组颅神经与PICA之间进入延髓侧方

从后组颅神经与PICA之间进入延髓侧方

  ▼可见黄染的含铁血黄素沉积带

可见黄染的含铁血黄素沉积带

  ▼可见粗大的引流静脉,予以保护

可见粗大的引流静脉,予以保护

  ▼沿周边黄染的含铁血黄素沉积带分离肿瘤

沿周边黄染的含铁血黄素沉积带分离肿瘤

  ▼肿瘤标本完整取出

肿瘤标本完整取出

  ▼瘤腔止血

瘤腔止血

  ▼袖珍的延髓表面造痿口

袖珍的延髓表面造痿口

  ▼水密缝合硬脑膜

水密缝合硬脑膜

  示范手术圆满成功!困扰冯先生一年的延髓海绵状血管瘤被完整切除,术后无任何神经功能损伤。"没有不舒服"——这个结果让长期饱受病痛折磨的冯先生喜出望外。更令人惊喜的是,术后第2天,巴教授查房时就用中文鼓励他:"可以下床走走了,没问题!"看着教授自信的神情,冯先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刻他确信,自己终于告别了这个可怕的疾病,迎接他的将是健康安稳的新生活。

真实案例

[案例] 丘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成功案例:昏迷2个月术后Erica终于苏醒

丘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成功案例:昏迷2个月术后Erica终于苏醒

2022-08-12 23:06:24
[案例] 北京天坛医院手术纪实 - INC巴教授成功为一名听神经瘤患者顺利全切手术

北京天坛医院手术纪实 - INC巴教授成功为一名听神经瘤患者顺利全切手

2025-06-17 17:46:26
[案例] 一场脑干“禁区”手术重生!从生命倒计时到每日慢跑5公里,他如何跑赢命运?

一场脑干“禁区”手术重生!从生命倒计时到每日慢跑5公里,他如何跑

2025-06-17 17:22:09
[案例] 记胶质瘤患者赴德手术治疗之路:确诊脑干胶质瘤,出国手术绝处逢生

记胶质瘤患者赴德手术治疗之路:确诊脑干胶质瘤,出国手术绝处逢生

2024-10-27 22:16:43
[案例] 高难度岩斜区脑膜瘤,INC法国Froelich教授完整切除经过

高难度岩斜区脑膜瘤,INC法国Froelich教授完整切除经过

2022-08-12 23:16:09
[案例] 丘脑海绵状血管瘤可以手术吗?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30年前成功手术案例一则

丘脑海绵状血管瘤可以手术吗?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30年前成功手术案例

2025-06-10 11:17:37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