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风险大就选伽玛刀?”
“可伽玛刀也不能预防将来再次出血!”
冯先生在确诊延髓海绵状血管瘤之后便四处求医,担心选择伽马刀会陷入“刚出虎穴,又入狼窝”的局面,坚持找寻一个可以让他回归正常生活的解决方案......
冯先生 32岁 脑干-延髓海绵状血管瘤
病情阶段
2021年,事业正处于上升期的冯先生因偶发手麻就医检查,不料竟被确诊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更凶险的是,肿瘤恰恰长在延髓要害区域。
延髓作为脑干的关键部位,密布着至关重要的神经核团与传导束。而冯先生的海绵状血管瘤位置尤为刁钻,卡在面听神经前下方与后组颅神经腹侧之间。
面对如此疑难位置,冯先生辗转多家医院求诊,得到的建议多是保守观察或伽马刀治疗,可是即便是伽玛刀也无法保证将来不会再次出血。
术前延髓海绵状血管瘤伴静脉畸形大小约1.2*1.3cm
INC巴教授为他定制手术策略,延髓海绵状血管瘤被完整切除
接下来的一整年,冯先生都在“是否会再次出血”的担忧中度过,在多方查询下和病友推荐下,他了解到了INC国际脑干手术大咖巴教授,在咨询过巴教授之后,冯先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于是在2022年12月INC巴教授中国行期间,冯先生接受了巴教授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全切手术。
巴教授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经乙状窦后入路安全全切延髓海绵状血管瘤,示范手术圆满成功!术后无任何神经功能损伤。
巴教授术中操作

巴教授主刀
充分游离后组颅神经与绒球
逐步暴露椎动脉、PICA及延髓侧方
分离延髓表面血管
从后组颅神经与PICA间进入延髓侧方
可见黄染的含铁血黄素沉积带
可见粗大的引流静脉,予以保护
沿周边含铁血黄素沉积带分离肿瘤
肿瘤标本完整取出
瘤腔止血
袖珍的延髓表面造痿口
水密缝合硬脑膜
术后情况

术后第一天:冯先生意识清楚,对答入流,肢体活动灵活,无特殊不适感觉。
术后第二天:恢复良好,冯先生可以下床走动。
术后四个月:除了不能特别剧烈运动,冯先生基本已经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术后1年随访:复查影像显示海绵状血管瘤已经得到完全切除,无复发。而在随访视频中,冯先生状态良好,四肢活动自如。
在本案例中,冯先生的病灶位置过于疑难,大部分医生都建议保守观察或是伽马刀治疗。但在他不懈努力找更好解决方案的坚持下,最终,在2022年巴教授示范手术中成功手术全切病灶,如今他已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海绵状血管瘤选择放疗是“刚出虎穴,又入狼窝”?
面对脑干、功能区等关键部位的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风险过高”的诊断常让医患却步。此时,伽玛刀等放疗似乎成了“安全退路”,尤其对畏惧开颅的患者更具吸引力。然而,用放疗替代手术,真的能规避风险,还是可能陷入另一重困境?
脑海绵状血管瘤进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虽然有争议,但一些研究人员将其推广为一种有吸引力的手术替代品,用于被认为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或被认为无法触及的病变。
然而,研究报告了相关并发症的高风险,如出血复发、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和辐射诱导的副作用。
治疗难度更大!
放疗后放射诱发的脑海绵状血管瘤与常规海绵状血管瘤在手术难度更大:
1. 解剖结构粘连与纤维化
RICH因放疗后局部组织纤维化及血管脆性增加,与周围脑组织(如功能区、颅神经、血管)粘连紧密,分离难度大,易导致术中出血或神经损伤。
常规CCM通常边界清晰,周围脑组织反应较轻。
2. 血管脆性及出血风险
RICH的血管壁因放疗损伤更脆弱,术中易破裂出血,存在高度血管化囊壁,需更谨慎的电凝或使用止血材料。
常规CCM出血多局限在病灶内,周围血管相对正常。
3. 钙化与机化血肿
RICH常伴钙化和机化血肿,需分块切除,增加手术时间及难度。
4. 放射性脑损伤背景
放疗后脑组织可能存在广泛水肿、坏死或胶质增生,影响术中判断病灶边界。
巴特朗菲教授也在相关研究中表示——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这种说法。此外,这种治疗方式具有辐射诱发发病的重大风险,甚至有充分证据表明可能发生新发病变。家族性脑海绵状血管瘤或静脉畸形患者需要尤其谨慎。
因此,放射治疗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论证。显微外科切除术是脑海绵状血管瘤唯一的治疗选择,目的是完全切除病变,而不损伤周围神经组织。
巴教授在2020松果体区病变专著《Pineal Region Lesions-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Controversial Issues》中Cavernous Malformations of the Pineal Region: Overview, Management, and Controversies章节再次强调这一研究结果。
作为全世界极少数能够在脑干上安全手术的神外大师,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专研脑干手术30余年,仅脑干手术就高达上千台,平均切除率高上,大多脑深部肿瘤可达全切,拥有着丰富的脑干、丘脑、鞍区、颅颈交界处等疑难位置成功手术经验……他倾20多年心力在手术“禁区”上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得到了卓越的临床效果,近400台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成功案例。近年来巴教授还救治过不少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国内患者,想要了解他们的故事,点击相关阅读详情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