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恩希)INC国际-国内中文
(爱恩希)INC国际
联系INC
寻求咨询意见
(爱恩希)INC国际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为您呈现

神经外科前沿资讯

INC > 神外资讯 > 神外疾病 > 脑肿瘤

巨大脑干胶质瘤压迫四脑室,这几大“辅助”如何让高危手术“化险为夷”?

栏目:脑肿瘤|发布时间:2025-06-26 15:17:59|阅读: |脑干胶质瘤压迫四脑室手术
玩过游戏的都知道,要想赢,就需要各种角色的紧密配合,其中,辅助的作用在整个团队中尤为重要。把这种团队合作放在手术中看,要想成功清除脑瘤,提高生命值,需要的辅助可不少, 除了医护人员,主刀医生对各种技术的精确使用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为手术保驾护航。 这一次的主线任务,是需要清除...

Rutka来华预告

  玩过游戏的都知道,要想赢,就需要各种角色的紧密配合,其中,“辅助”的作用在整个团队中尤为重要。把这种团队合作放在手术中看,要想成功清除脑瘤,提高生命值,需要的“辅助”可不少,除了医护人员,主刀医生对各种技术的精确使用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为手术“保驾护航”。

  这一次的主线任务,是需要清除一个巨大的脑干胶质瘤,而局势却不容乐观:“目标”位于脑干高危区域,体积巨大,波及范围到达顶盖、四脑室,一旦“误伤”周围丝毫,生命值就可能“清零”……如果是你,该如何让这场手术“化险为夷”?

  所幸,你环顾四周,发现了很多可用的“道具”:术中神经导航、超声刀、术中核磁……如何将它们的价值最大化?这成为了主要的考验……

  第一步:厘清病情

  主角名字叫做Luke,他在幼儿时期曾因身体出现咖啡色斑、头痛等症状就医,确诊为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后持续接受药物治疗,多年来病情表现稳定。然而,到了他13岁时,再次出现了头痛、呕吐等症状,复查结果显示一个巨大的脑干病变致使顶盖和第四脑室受累。

影像表现

  这时,手术需要面临的挑战逐渐清晰:症状的加重下,手术势在必行,然而,在脑干这一“手术高危区域”的操作难度极大,容错率极低,一不小心碰到其他组织,就很可能让Luke残疾、瘫痪,甚至丧失生命。此外,由于病情的凶险,必须与时间赛跑,早作定夺。

  第二步:寻找“大佬”

  专业的事情必须交由专业的人来做,在明确局势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一位技术高超、能力极强的“大佬”帮助,以便确保手术效果和Luke的安全。在反复查看多方资料后,一位名叫James T. Rutka的小儿神经外科专家成为手术主刀的“不二之选”。

James T. Rutka教授

  不仅因为教授经验丰富,深耕儿童神经外科多年,更重要的是,教授所在的SickKids医院拥有十分丰富的技术“辅助”:连续电生理监测(诱发电位)下的精确显微外科手术、神经导航、5-ALA荧光、激光间质热疗(LITT)和术中MR引导技术等国际前沿的治疗设备与技术。

  第三步:制定策略

  Rutka教授认为,尽管脑干肿瘤位于关键位置,在入路和长期治疗方面对神经外科医生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现在可以通过多种策略成功且安全地切除脑干肿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包括经外侧裂入路、经颞叶入路或经胼胝体入路,这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原发位置及生长形态特点等。

  在详细了解Luke的病情和相关资料后,Rutka教授拟定了一个初步的手术策略:手术经左侧颞中回入路安全切除大部分肿瘤后,还需根据术后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放疗。这一策略得到了Luke父母的肯定。

在详细了解Luke的病情和相关资料后,Rutka教授拟定了一个初步的手术策略:手术经左侧颞中回入路安全切除大部分肿瘤后,还需根据术后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放疗。这一策略得到了Luke父母的肯定。

  第四步:选择辅助

  这一场位于脑干的“高危”手术不仅需要神经外科团队紧密配合,选择合理的“辅助”工具同样重要。Rutka教授最终采用了术中神经导航、术中磁共振成像(iMRI)系统以及显微CUSA刀(超声刀)。

  1. 大脑的GPS定位:术中神经导航

  用看似普通的笔状神经导航棒在头上各个位置轻点,就能神奇地看穿颅内的一切,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依靠大脑里的“GPS系统”——术中神经导航。手术医生可以判断到重要的脑功能区和神经纤维的距离有多远,能安全地切除到哪里。当导航棒指向头颅中的某个部位,计算机便能计算出在图像上对应的位置,将脑内的肿瘤范围清楚呈现在头皮上,让术者对此了如指掌,更好做手术切口规划。

  导航系统犹如赐予神经外科医生的一双透视眼,让医生在术中可以即时标定病变范围,实现精确定位,让肿瘤无处遁形,大大提高手术及检查的准确性、安全性。

大脑的GPS定位:术中神经导航

  2. 大脑的实时地图:术中核磁

  手术前采集的影像,一般只包含了患者某一时期的相对静态信息,无法全面反映手术过程中人体病理生理的实时情况。而术中磁共振成像iMRI则能在手术过程中的任何时刻确定大脑内肿瘤的准确位置,实现”术中实时成像“,从而为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了实时更新的脑部GPS影像地图,这样就可以非常精准地指导手术过程了。

  Concezio Di Rocco教授在其论文《Neurosurgical tools to extend tumor resection in pediatric hemispheric low-grade gliomas: iMRI》中就总结了术中核磁的重要作用:

  • (1)肿瘤病变、神经功能的三维重建,帮助评估的肿瘤手术难度、手术目标
  • (2)手术路径规划,术中精准定位病变所在位置
  • (3)与术前成像相比,能够确立开颅手术后和切除手术期间发生的空间移位
  • (4)更精确描绘了病理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界面,从而保证更精准的肿瘤切除范围
  • (5)术中成像能描绘出肿瘤相邻的功能结构,特别是在使用DTI纤维束重建时,进而避免“误伤”重要功能组织
  • (6)极大降低了早期再手术率,避免了二次开颅手术的损伤
*低级别胶质瘤的术中iMRI成像。进行了术前皮质脊髓束(CST)(粉红色)和术中(黄色)图像的纤维追踪。

*低级别胶质瘤的术中iMRI成像。进行了术前皮质脊髓束(CST)(粉红色)和术中(黄色)图像的纤维追踪。

  3. 肿瘤“消失术”:显微CUSA刀(超声刀)

  使用显微CUSA刀(超声刀)可以进行无损伤、无牵拉式地肿瘤切除,堪称“肿瘤消失术”,但这要求手术医师对其有良好的控制能力,才能不误伤神经血管。

  第五步:手术成功

  手术成功结束,在Rutka教授的精准操作下,安全切除了大部分的肿瘤,只有少量肿瘤残留在左侧被盖。术后2周,Luke没有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只出现了一过性记忆障碍,但较快恢复,术后生长和智力发育十分正常。

影像表现

  但由于肿瘤仍有残余,Rutka教授考虑到Luke的年龄、肿瘤残余情况、既往病史等因素,制定了专属的化疗方案,且耐受情况良好。由于Luke已无需进一步的手术治疗,他的家人也非常高兴,这一场“打野”行动在几大“辅助”下成功化险为夷。

  INC 国际小儿神外专家团

  国际儿童脑肿瘤大咖 James T. Rutka教授

国际儿童脑肿瘤大咖 James T. Rutka教授

  教授教授发表超过500多篇高影响力论文,在临床上的研究方向以颅内肿瘤为主,对胶质瘤、纤维瘤、颅咽管瘤、室管膜瘤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擅长清醒开颅术、显微手术和被广泛用于治疗恶性脑瘤和癫痫的国际前沿技术激光间质热疗(LITT)技术经验,对于儿童胶质瘤,尤其是高级别胶质瘤开展多项临床试验,其所在的医院加拿大SickKids是国际知名的儿童医院之一。

  国际脑干手术大咖 Helmut Bertalanffy教授

国际脑干手术大咖 Helmut Bertalanffy教授

  教授擅长颅底、脑干病变、功能区、大脑小脑、脊髓等复杂位置的肿瘤性、血管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尤其擅长颅底、脑干等复杂区域病变的肿瘤切除术、神经吻合术等,脑干病变成功手术病例近千台,以精湛高超的手术技术不损伤神经功能且全切病变。巴教授历经千万个小时用超精确的物理剥除诠释了医术为何为艺术。

  国际儿童神外专家 Concezio Di Rocco教授

国际儿童神外专家 Concezio Di Rocco教授

  自2014年5月起,Di Rocco教授就担任了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INI)的儿科神经外科主任。从事儿童神外事业50余年,Di Rocco教授尤为擅长小儿神经纤维瘤、癫痫、脑积水、蛛网膜囊肿、颅缝早闭、脑和脊髓肿瘤、脑和脊柱畸形(半椎体畸形,皮质发育不良,脊髓脊膜膨出,脊髓内脂肪瘤,Arnold-Chiari畸形等)难治病症方面的治疗,曾进行过12000多次神经外科手术。

  • 文章标题:巨大脑干胶质瘤压迫四脑室,这几大“辅助”如何让高危手术“化险为夷”?
  • 更新时间:2025-06-26 14:43:59

真实案例

[案例] 4年内多次放化疗及手术失败,较大松果体区肿瘤终得顺利全切

4年内多次放化疗及手术失败,较大松果体区肿瘤终得顺利全切

2022-08-12 23:30:02
[案例] 听神经瘤手术风险大吗?巨型听神经瘤7次复发并压迫脑干,如何挽救危重患者?

听神经瘤手术风险大吗?巨型听神经瘤7次复发并压迫脑干,如何挽救危

2024-10-27 22:18:31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