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恩希)INC国际-国内中文
(爱恩希)INC国际
联系INC
寻求咨询意见
(爱恩希)INC国际咨询电话400-029-0925

高切除率手术、新疗法

颅咽管瘤的生存率进一步提高

INC > 颅咽管瘤 >

中国患者真实案例

上一个
下一个
了解更多
颅咽管瘤

颅咽管瘤

  颅咽管瘤是一类生长于鞍区或鞍旁区域的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其组织发生学基础包括两种路径:起源于颅咽管的上皮细胞或 Rathke's 囊的残留组织(造釉型),或由原始口凹残留的鳞状上皮细胞经化生过程形成(乳头型)。这类肿瘤可在垂体 - 下丘脑轴的任意位点发生,并沿该轴线发展,解剖分布范围广泛,可从蝶鞍延伸至大脑的第三脑室。具体而言,约 50% 的颅咽管瘤起源于第三脑室底水平的漏斗和 / 或灰结节区域,并主要向第三脑室方向生长。

颅咽管瘤分类

1.组织学分类体系:
  o造釉型颅咽管瘤:为儿童群体中更为常见的类型,其组织形态学表现与口咽部的牙釉质形成肿瘤具有相似性;
  o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主要见于成人患者,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该型与造釉型在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基础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差异不仅为病理分型提供依据,也为分子靶向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2.解剖位置分型:
  o鞍内型肿瘤:完全局限于鞍内的病变;
  o鞍上型肿瘤:病灶主要位于鞍上区域;
  o鞍内 - 鞍上混合型肿瘤:肿瘤从鞍内生长至鞍上,累及两个区域;
  o第三脑室内型肿瘤:属于较为简单的分类类型;
复杂型肿瘤:向两侧生长的病灶,在中年患者中更为多见。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儿童患者的颅咽管瘤以囊性肿瘤为主,而成人患者则更多表现为实质性肿瘤。

症状表现

  颅咽管瘤作为生长缓慢的颅内肿瘤,起病过程隐匿,多数患者在症状出现后 1~2 年内才获得明确诊断。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内分泌功能障碍:
    o功能低下表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直立性低血压、身材矮小、尿崩症、性腺功能减退(如阳痿、闭经)等;
    o少数亢进表现:儿童性早熟、成人肥胖等。
  2.视觉系统异常:
    o经典症状为双颞侧偏盲,由肿瘤压迫视交叉所致;
    o其他表现包括同向性偏盲、盲点形成,以及伴有视神经萎缩的视乳头水肿。
  3.颅内高压症状:
  当肿瘤体积增大至一定程度,占位效应可阻塞室间孔、第三脑室或导水管,引发继发性脑积水,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
  4.其他伴随症状:
    o囊肿破裂致囊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引发的化学性脑膜炎;
    o癫痫发作;
    o儿童学习成绩下降或成人出现情绪不稳、情感淡漠等精神症状。

发病原因(病因)

诊断

  1.影像学检查规范:
    o造釉型颅咽管瘤:CT 检查可见鞍内 / 鞍旁区域的囊实性钙化肿物,为重要鉴别特征;MRI 平扫显示,实质部分(含钙化组织)和肿瘤囊壁在 T1 加权像上呈现从低信号到高信号的多种信号表现,T2 加权像因钙化分布不均而呈混杂信号。
    o乳头型颅咽管瘤:多见于成人,MRI 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圆形肿瘤,罕见钙化,且通常无充满胶状液体的囊性变。
    o术前评估:MRI 可精确显示肿瘤形态、生长范围及与下丘脑的关系,甚至判断粘连程度;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有助于显示肿瘤血管走形及鉴别血管病变。
  2.实验室检测项目:
    o下丘脑 - 垂体轴相关激素检测,包括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同时测量皮质醇水平;
    o血清和尿液渗透压评估;
    o年轻女性患者需进行骨龄检测和卵巢超声检查,术前需纠正低皮质醇水平和尿崩症等内分泌异常。
  3.病理学诊断标准:
  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小而呈上皮细胞样的肿瘤细胞,常形成微小囊性腔隙,伴随透明钙化结构、胶原蛋白、成纤维细胞、异物巨细胞及偶见的胆固醇结晶。
  4.功能学检查项目:
    o视敏度和视野评估,明确视野缺损、中央暗点等视力缺陷;
    o视盘观察以排除视乳头水肿,必要时行视觉诱发电位检查。
  鉴别诊断的四大维度
  1.先天性病变:
  蛛网膜囊肿、Rathke 裂囊肿等。
  2.其他肿瘤性疾病:
  垂体瘤、转移瘤、脑膜瘤、表皮样囊肿或皮样囊肿、下丘脑 - 视神经通路胶质瘤、下丘脑错构瘤、畸胎瘤等。
  3.炎性与感染性病变:
  嗜酸性肉芽肿、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结节病、梅毒、肺结核等。
  4.脑血管性病变:
  颈内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

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的核心原则:
    o全切目标:在避免损伤神经血管结构(如视神经、下丘脑、颈内动脉)的前提下尽力全切除肿瘤;
    o次全切除指征:当肿瘤与重要结构粘连紧密,全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时,采取次全或大部切除,以缩小肿瘤体积、解除视神经压迫并重建脑脊液循环通路,术后辅以放射治疗。
  2.手术入路的选择与对比:
    o内镜经鼻入路:
    ▶ 技术特点:头面部无手术切口,经鼻腔 - 蝶窦 - 鞍结节 - 蝶骨平台路径,沿肿瘤生长轴线操作,内镜可抵近直视下切除肿瘤;
    ▶ 优势:对大脑、视神经和颈内动脉干扰少,损伤风险低;
    ▶ 劣势:脑脊液鼻漏伴颅内感染风险高于经颅手术;
    ▶ 适应证:0 级(鞍内)和 1 级(鞍上未侵犯下丘脑)肿瘤。
    o显微经颅入路:
    ▶ 术式类型:包括翼点入路、单侧 / 双侧经额底大脑半球间入路、经终板入路、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经皮层侧脑室入路等;
    ▶ 优势:技术成熟,适用于巨大肿瘤、向鞍旁和第三脑室发展或主体位于第三脑室的 1 级和 2 级肿瘤;
    ▶ 劣势:存在发际内手术切口,需在大脑间隙及视神经 - 血管间隙操作,有损伤风险(经验丰富术者可控制)。
  3.急性期治疗方案:
    o急性颅压高处理:脑室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或囊腔穿刺留置 Ommaya 储液囊,避免急诊脑室 - 腹腔分流(可能引发脑室裂隙综合征);
    o视力急剧恶化处理:急诊经颅或经鼻手术切除肿瘤、减压视神经;
    o意识障碍抢救:纠正电解质紊乱(低钠 / 高钠血症),补充糖皮质激素,控制尿崩症。
  4.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
    o适应证:残留肿瘤、复发体积较小肿瘤或无法手术患者,剂量 50-55Gy;
    o注意事项:儿童(尤其 < 6 岁)需谨慎,避免影响智力和内分泌;可能引发下丘脑、视交叉等结构损伤,加重粘连影响再次手术。
    5.囊内治疗与靶向治疗:
    o囊内注入干扰素适用于单纯囊性或单囊为主肿瘤,但对实质部分无效;
    o放射性物质(90 钇、32 磷)或化疗药(博莱霉素)囊内治疗存在神经毒性,证据有限;
    o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若存在 BRAF 基因突变,可选用 BRAF 抑制剂(达布非尼、维罗非尼)或 MEK 抑制剂(曲美替尼)。

术后并发症与管理要点

  1.共性并发症:
  术后癫痫、脑积水、颅内感染。
  2.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
    o颈内动脉及其分支损伤致偏瘫、失语甚至危及生命;
    o颅神经损伤表现为嗅觉减退 / 消失、眼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复视等。
  3.经鼻手术特有风险:
  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
  4.长期管理重点:
  终身监测内分泌功能,长期激素替代治疗,关注儿童生长发育及认知功能。

擅长治疗颅咽管瘤国际专家

James T. Rutka教授(加拿大)

James T. Rutka教授(加拿大)

  • 世界神经外科学院院长(2011-2014)
  • 世界神经外科专业知名杂志《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主编(2013-至今)

擅长领域:

在临床上的研究方向以颅内肿瘤为主,对胶质瘤、纤维瘤、颅咽管瘤、室管膜瘤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擅长清醒开颅术及显微手术。...

加拿大
巴特朗菲教授(Helmut Bertalanffy)

巴特朗菲教授(Helmut Bertalanffy)

  •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与技术委员会前主席
  • 前欧洲神经外科知名杂志《Neurosurgical Review》主编

擅长领域:

专注脑干、颅底等复杂手术30多年、上千台成功脑干手术记录:包括拥有上千台成功脑干手术记录,包括800台脑干胶质瘤成功案例、近400台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成功案例等。大部分脑干肿瘤...

德国
福洛里希教授(Sebastien Froelich)

福洛里希教授(Sebastien Froelich)

  • 前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会主席
  • 法国巴黎狄德罗大学 Lariboisière 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兼主席(2013-至今)

擅长领域:

擅长神经内镜鼻内入路的颅底肿瘤切除,针对垂体瘤、脊索瘤、复杂脑肿瘤等采取神经内镜下颅内高难度位置的微创手术。其的内镜手术“筷子”操作方式不止提高了肿瘤的切...

法国
Michael T. Lawton 教授(美国)

Michael T. Lawton 教授(美国)

  • 巴洛神经学研究所主席兼 CEO

擅长领域:

专注各脑血管病、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海绵状畸形、血管搭桥、中风、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对于较大而复杂的脑动脉瘤手术尤为精通。目前拥有4400余例脑动脉瘤、800余例动静脉畸...

美国
Takeshi kawase教授(日本)

Takeshi kawase教授(日本)

  • 神经外科领域著名高难度手术入路:Kawase入路的创始定义者
  • 神经外科后颅窝著名的解剖三角区:Kawase三角区的发现及定义者

擅长领域:

擅长领域 William T. Couldwell教授擅长领域涵盖脑膜瘤、脑胶质瘤、脑动脉瘤、颅底手术、中风、创伤性脑损伤、头部创伤和神经重症护理等方方面面。擅长脑膜瘤等脑部、颅底、神经...

日本
William T. Couldwell教授(美国)

William T. Couldwell教授(美国)

  • 世界神经外科学院主席(院长)(2018-2020)
  • 神经外科世界著名杂志《Neurosurgical Focus》现任主编(2016-至今)

擅长领域:

涵盖脑膜瘤、脑胶质瘤、脑动脉瘤、颅底手术、中风、创伤性脑损伤、头部创伤和神经重症护理等方方面面。擅长脑膜瘤等脑部、颅底、神经肿瘤、垂体肿瘤、癫痫和脑血管神经外...

美国
Concezio Di Rocco教授(意大利)

Concezio Di Rocco教授(意大利)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学会主席(1991-1994)
  • 国际小儿颅底学会主席(创始成员)

擅长领域:

尤为擅长小儿神经纤维瘤、癫痫、脑积水、蛛网膜囊肿、颅缝早闭、脑和脊髓肿瘤、脑和脊柱畸形(半椎体畸形,皮质发育不良,脊髓脊膜膨出,脊髓内脂肪瘤,Arnold-Chiari畸形)等难治病...

意大利
Mitchel S.Berger 教授 (美国)

Mitchel S.Berger 教授 (美国)

  • 美国神经外科学院主席(2015)
  • 美国神经外科医师联合会主席(2012)

擅长领域:

全美公认的治疗成人和儿童的脑和脊髓肿瘤方面的专家,在脑部术中建图方面拥有丰富的知识,能够准确识别运动、感觉和语言功能的部位,从而避免在手术过程中伤及重...

美国

找不到想要的信息?

又不想错过有效的
国际前沿药物、技术、疗法?或者想了解出国就医?
那就直接咨询我们的专业医学顾问吧!

今日已有183名患者咨询INC